一、核心结论
"趁热吃"可能增加致癌风险,尤其是食管癌。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超过65℃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很可能对人类致癌)。长期摄入高温食物或饮品会反复烫伤食管黏膜,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显著提升食管癌风险。以下5类食物需特别注意控制温度:
二、需控制温度的5种食物及风险机制
1. 热茶/咖啡
- 风险:高温饮品直接接触食管黏膜,长期饮用超过65℃的热茶或咖啡,食管癌风险增加92%。
- 建议:冷却至60℃以下再饮用,避免快速饮用。
2. 汤类
- 风险:刚出锅的汤温度常超过65℃,直接饮用易烫伤食管。
- 建议:等待5分钟以上,或用勺子搅拌降温后再食用。
3. 油炸食品
- 风险:高温油炸过程中可能产生丙烯酰胺(2A类致癌物),且食用时温度高,加剧食管损伤。
- 建议:控制食用频率,避免高温油炸,选择低温烹调方式。
4. 烧烤食品
- 风险:烧烤时肉类可能产生多环芳烃(强致癌物),高温食用加剧食管热损伤。
- 建议:减少烧烤频率,搭配蔬菜食用,避免焦糊部分。
5. 刚出锅的主食(如粥、米饭)
- 风险:高温主食易烫伤口腔和食管,长期反复损伤增加癌变风险。
- 建议:冷却至温热(约40-50℃)再食用,避免立即进食。
三、科学建议与防护措施
1. 温度控制
- 饮食温度:食物冷却至60℃以下再食用,避免长期摄入超过65℃的饮食。
- 饮水建议:饮用白开水或淡茶,避免含糖饮料及过烫饮品。
2. 进食习惯
- 细嚼慢咽:进食前等待时间超过5分钟,减少快速进食导致的热损伤。
- 避免烫伤:每月口腔烫伤次数控制在2次以内,降低癌变风险。
3. 高危人群管理
- 筛查建议: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40岁以上男性等高危人群,应每3-4年进行一次胃镜筛查。
-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增加新鲜蔬果摄入,补充抗氧化剂。
四、权威证据支持
- IARC研究:2016年《柳叶刀》论文及2017年IARC报告明确将65℃以上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
- 流行病学数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喝茶过烫且同时吸烟或过量饮酒者,患食管癌风险增加2-5倍。
- 机制研究:高温饮食导致食管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引发p53基因突变,促进癌变。
[责编: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