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吃”致癌风险高?这5种食物需控制温度

2025-07-18 14:47:16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核心结论

"趁热吃"可能增加致癌风险,尤其是食管癌。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超过65℃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很可能对人类致癌)。长期摄入高温食物或饮品会反复烫伤食管黏膜,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显著提升食管癌风险。以下5类食物需特别注意控制温度:

二、需控制温度的5种食物及风险机制

1. 热茶/咖啡

  • 风险:高温饮品直接接触食管黏膜,长期饮用超过65℃的热茶或咖啡,食管癌风险增加92%。
  • 建议:冷却至60℃以下再饮用,避免快速饮用。

2. 汤类

  • 风险:刚出锅的汤温度常超过65℃,直接饮用易烫伤食管。
  • 建议:等待5分钟以上,或用勺子搅拌降温后再食用。

3. 油炸食品

  • 风险:高温油炸过程中可能产生丙烯酰胺(2A类致癌物),且食用时温度高,加剧食管损伤。
  • 建议:控制食用频率,避免高温油炸,选择低温烹调方式。

4. 烧烤食品

  • 风险:烧烤时肉类可能产生多环芳烃(强致癌物),高温食用加剧食管热损伤。
  • 建议:减少烧烤频率,搭配蔬菜食用,避免焦糊部分。

5. 刚出锅的主食(如粥、米饭)

  • 风险:高温主食易烫伤口腔和食管,长期反复损伤增加癌变风险。
  • 建议:冷却至温热(约40-50℃)再食用,避免立即进食。

三、科学建议与防护措施

1. 温度控制

  • 饮食温度:食物冷却至60℃以下再食用,避免长期摄入超过65℃的饮食。
  • 饮水建议:饮用白开水或淡茶,避免含糖饮料及过烫饮品。

2. 进食习惯

  • 细嚼慢咽:进食前等待时间超过5分钟,减少快速进食导致的热损伤。
  • 避免烫伤:每月口腔烫伤次数控制在2次以内,降低癌变风险。

3. 高危人群管理

  • 筛查建议: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40岁以上男性等高危人群,应每3-4年进行一次胃镜筛查。
  •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增加新鲜蔬果摄入,补充抗氧化剂。

四、权威证据支持

  1. IARC研究:2016年《柳叶刀》论文及2017年IARC报告明确将65℃以上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
  2. 流行病学数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喝茶过烫且同时吸烟或过量饮酒者,患食管癌风险增加2-5倍。
  3. 机制研究:高温饮食导致食管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引发p53基因突变,促进癌变。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一、核心结论 补钙并非只能依赖牛奶 ,以下四种食物钙含量突出且常被忽视: 芝麻酱 :钙含量远超牛奶,但需控制热量摄入。 绿叶蔬菜 (如羽衣甘蓝、荠菜):钙含量与牛奶相...
2025-07-18 14:49:53
一、喝粥养胃的科学性:因人而异 1. 适合喝粥的人群 胃动力不足者 (如术后患者、老年人):粥的半流质特性易消化,可减轻胃部负担,保护胃黏膜。 消化不良者 :粥的糊化淀...
2025-07-18 14:44:13
一、核心结论 每天万步走并非普适的养生法则 ,其健康效益因年龄、身体状况而异。过量步行可能增加关节损伤风险,而科学步数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 18-60岁成年人 :每日800...
2025-07-18 14:36:36
一、核心结论:4个科学自救动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及临床研究数据,以下4个动作被证实可有效缓解运动损伤急性疼痛,覆盖踝关节、膝关节、...
2025-07-17 12:51:20
一、核心结论:需警惕的五大类有害成分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FDA、EFSA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以下五类成分在保健品中非法添加或超标问题突出,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危...
2025-07-17 1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