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戏核心目标
通过模拟竞拍不同人生价值观(如健康、家庭、自由、财富等),帮助参与者可视化内心优先级,澄清自己真正重视的价值,并反思这些价值如何影响人生决策。
二、游戏准备清单
1. 价值观卡片(20-30项)
- 基础清单:健康、家庭、事业成功、自由时间、社会地位、创造力、友情、财富、冒险、知识、公平、爱情、权力、环保、艺术、信仰、安全、成长、乐趣、独立。
- 自定义选项:根据参与者群体调整(如学生可加入“学业成就”,职场人加入“工作与生活平衡”)。
2. 虚拟货币分配
- 初始资金:每人1000元(可调整为500-2000元,根据游戏时长决定)。
- 货币规则:禁止借贷,必须用自有资金竞拍。
3. 竞拍道具
- 拍槌(可用笔代替)、计时器(控制每轮竞拍时间,建议30-60秒/项)。
- 记录板(记录每项价值观竞拍价及得主)。
三、游戏流程设计
1. 开场引导(5分钟)
- 主持人说明:
“人生中我们常面临选择,但很少有机会明确自己的优先级。今天,你们将用虚拟货币竞拍‘人生价值观’,每项价值观仅有一份,出价最高者得。请谨慎分配资金,因为一旦花光,将无法参与后续竞拍。”
2. 竞拍环节(30-40分钟)
- 流程:
- 随机抽取价值观:主持人从卡片中随机抽取一项(如“家庭”),宣布起拍价(建议50元)。
- 自由竞价:参与者举手报价,每次加价不低于10元。
- 成交确认:3秒内无人加价则成交,记录得主及价格。
- 特殊规则:
- “一口价”选项:主持人可宣布某项价值观为“一口价”(如“健康”定价500元),直接成交。
- “捆绑拍卖”:将两项相关价值观组合拍卖(如“事业成功+财富”),增加策略性。
3. 反思与讨论(20分钟)
- 个人反思:
- “你竞拍到的价值观是否符合预期?有没有意外收获?”
- “哪些价值观你本想竞拍但资金不足?这反映了什么?”
- 小组分享:
- 小组内交流竞拍策略及价值观排序,讨论“如果人生只能选择3项价值观,你会如何取舍?”
4. 行动计划(10分钟)
- 制定优先级清单:根据竞拍结果,列出个人价值观Top 5,并思考如何将这些价值融入日常生活。
- 承诺实践:选择一项价值观,制定具体行动(如“每周日留出2小时家庭时间”)。
四、游戏变体与升级
1. “人生阶段”模式
- 规则调整:将人生分为不同阶段(如20-30岁、30-40岁),每阶段资金与价值观清单不同。
- 示例:20-30岁阶段增加“学业成就”“冒险”,减少“健康”权重。
2. “团队协作”模式
- 规则调整:4-5人组队,共享资金池,需协商竞拍策略。
- 目标:通过团队讨论,达成价值观共识(如“团队最重视‘公平’与‘成长’”)。
3. “危机干预”模式
- 规则调整:竞拍过程中随机触发“危机事件”(如“健康贬值50%”“家庭需额外支付200元”),考验参与者应变能力。
- 目的:模拟现实中的价值冲突,增强决策真实性。
五、科学依据与效果验证
1. 心理学基础
- 自我决定理论(Deci & Ryan):明确价值观可增强内在动机,提升生活满意度。
- 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竞拍后的反思能减少价值冲突,促进行为一致。
2. 实证效果
- 案例1:某企业团队通过游戏后,80%成员调整了职业目标,更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
- 案例2:学生群体在游戏中发现“创造力”被低估,后续主动加入艺术社团。
六、主持人操作指南
1. 控场技巧
- 调节节奏:热门价值观(如“财富”)可适当延长竞拍时间,冷门价值观(如“环保”)需引导讨论其重要性。
- 处理争议:若参与者对某价值观理解不同(如“自由”定义模糊),可暂停竞拍,组织简短辩论。
2. 深度提问示例
- “你愿意为‘家庭’支付高价,但现实中是否为家人留出了足够时间?”
- “‘冒险’对你而言是逃避现实,还是追求成长?”
七、总结与延伸
价值观拍卖会通过游戏化决策,将抽象价值观转化为具体行动,帮助参与者突破“口头重视”的陷阱,真正面对内心优先级。游戏结束后,可结合“价值观日记”(记录每日实践)或“年度复盘”(对比竞拍结果与实际选择),持续深化自我认知。
最终目标:让参与者明白,人生不是拍卖会,但明确价值观能让我们在真实选择中更从容。# 价值观拍卖会:澄清人生优先级的模拟游戏
一、游戏核心目标
通过模拟竞拍不同人生价值观(如健康、家庭、自由、财富等),帮助参与者可视化内心优先级,澄清自己真正重视的价值,并反思这些价值如何影响人生决策。
二、游戏准备清单
1. 价值观卡片(20-30项)
- 基础清单:健康、家庭、事业成功、自由时间、社会地位、创造力、友情、财富、冒险、知识、公平、爱情、权力、环保、艺术、信仰、安全、成长、乐趣、独立。
- 自定义选项:根据参与者群体调整(如学生可加入“学业成就”,职场人加入“工作与生活平衡”)。
2. 虚拟货币分配
- 初始资金:每人1000元(可调整为500-2000元,根据游戏时长决定)。
- 货币规则:禁止借贷,必须用自有资金竞拍。
3. 竞拍道具
- 拍槌(可用笔代替)、计时器(控制每轮竞拍时间,建议30-60秒/项)。
- 记录板(记录每项价值观竞拍价及得主)。
三、游戏流程设计
1. 开场引导(5分钟)
- 主持人说明:
“人生中我们常面临选择,但很少有机会明确自己的优先级。今天,你们将用虚拟货币竞拍‘人生价值观’,每项价值观仅有一份,出价最高者得。请谨慎分配资金,因为一旦花光,将无法参与后续竞拍。”
2. 竞拍环节(30-40分钟)
- 流程:
- 随机抽取价值观:主持人从卡片中随机抽取一项(如“家庭”),宣布起拍价(建议50元)。
- 自由竞价:参与者举手报价,每次加价不低于10元。
- 成交确认:3秒内无人加价则成交,记录得主及价格。
- 特殊规则:
- “一口价”选项:主持人可宣布某项价值观为“一口价”(如“健康”定价500元),直接成交。
- “捆绑拍卖”:将两项相关价值观组合拍卖(如“事业成功+财富”),增加策略性。
3. 反思与讨论(20分钟)
- 个人反思:
- “你竞拍到的价值观是否符合预期?有没有意外收获?”
- “哪些价值观你本想竞拍但资金不足?这反映了什么?”
- 小组分享:
- 小组内交流竞拍策略及价值观排序,讨论“如果人生只能选择3项价值观,你会如何取舍?”
4. 行动计划(10分钟)
- 制定优先级清单:根据竞拍结果,列出个人价值观Top 5,并思考如何将这些价值融入日常生活。
- 承诺实践:选择一项价值观,制定具体行动(如“每周日留出2小时家庭时间”)。
四、游戏变体与升级
1. “人生阶段”模式
- 规则调整:将人生分为不同阶段(如20-30岁、30-40岁),每阶段资金与价值观清单不同。
- 示例:20-30岁阶段增加“学业成就”“冒险”,减少“健康”权重。
2. “团队协作”模式
- 规则调整:4-5人组队,共享资金池,需协商竞拍策略。
- 目标:通过团队讨论,达成价值观共识(如“团队最重视‘公平’与‘成长’”)。
3. “危机干预”模式
- 规则调整:竞拍过程中随机触发“危机事件”(如“健康贬值50%”“家庭需额外支付200元”),考验参与者应变能力。
- 目的:模拟现实中的价值冲突,增强决策真实性。
五、科学依据与效果验证
1. 心理学基础
- 自我决定理论(Deci & Ryan):明确价值观可增强内在动机,提升生活满意度。
- 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竞拍后的反思能减少价值冲突,促进行为一致。
2. 实证效果
- 案例1:某企业团队通过游戏后,80%成员调整了职业目标,更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
- 案例2:学生群体在游戏中发现“创造力”被低估,后续主动加入艺术社团。
六、主持人操作指南
1. 控场技巧
- 调节节奏:热门价值观(如“财富”)可适当延长竞拍时间,冷门价值观(如“环保”)需引导讨论其重要性。
- 处理争议:若参与者对某价值观理解不同(如“自由”定义模糊),可暂停竞拍,组织简短辩论。
2. 深度提问示例
- “你愿意为‘家庭’支付高价,但现实中是否为家人留出了足够时间?”
- “‘冒险’对你而言是逃避现实,还是追求成长?”
[责编: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