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与职业规划:在“打工人”身份中创造个性化意义

2025-08-25 14:57:31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打工人”一词,带着一丝自嘲与无奈,仿佛道出了现代职场人的普遍境遇:一种在庞大系统内,看似被动、可被替换、为薪劳碌的生存状态。存在主义哲学,恰恰为打破这种困境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它不改变工作的外在形式,而是彻底颠覆我们与工作的内在关系。

一、存在主义的核心:意义在于创造,而非发现

存在主义大师们(如萨特、加缪、克尔凯郭尔)的核心主张是:“存在先于本质”

  • 这意味着什么? 人首先存在、遭遇自己、在世界上涌现,然后才通过自己的选择定义自己。没有一个预设的“人生蓝图”或“天职”等待你去发现。世界的本质是虚无的,本身并无意义,意义必须由个体通过行动和选择亲自创造。

  • 对“打工人”的启示:你不需要苦苦寻找那个“命中注定”的完美工作。你现在所做的任何工作,其意义都不是工作本身自带的,而是等待你去赋予和塑造的。“打工人”不是一个固定的“本质”,而是你当前的存在状态,你可以通过你的态度和行动,赋予这个状态独特的意义。

二、从“被动打工”到“主动创造”的思维转换

基于“存在先于本质”,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在职场中创造意义的实践框架:

1. 拥抱自由,承担责任(萨特)

  • 困境:我觉得不自由,我是被老板、KPI、房贷控制的“打工人”。

  • 存在主义视角:萨特说,“人注定是自由的”。你永远拥有选择如何回应所处境况的自由。即使你不能选择是否上班,你也可以选择用何种态度上班——是敷衍了事,还是精益求精?是抱怨内耗,还是解决问题?是只做分内事,还是主动学习?

  • 实践:定义你的“项目”

    • 将你的工作岗位视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项目。公司的目标是利润,但你的项目可以是:“成为本领域最专业的人”、“通过工作锻炼我的沟通能力”、“构建一个可靠的专业人脉网络”、“在重复性工作中找到效率最优解”。

    • 责任:为你自己定义的“项目”负责,它的成功与否,评判标准在于你自己,而非仅仅公司的绩效考核。

2. 在荒谬中奋起(加缪)

  • 困境:工作很“荒谬”,日复一日,重复劳动,最终似乎什么都留不下,就像推石上山的西西弗。

  • 存在主义视角: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指出,真正的救赎在于承认这种荒谬,然后蔑视它。西西弗的胜利在于,他清醒地知道石头会滚落,但他依然选择全身心地投入推石的过程,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充实和快乐。

  • 实践:寻找“沉浸感”与“掌控感”

    • 沉浸:尝试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进入“心流”状态,享受挑战与技能平衡带来的专注和愉悦。

    • 掌控:哪怕在一个小范围内,也要争取掌控权。例如,优化一个表格的格式、整理共享文件夹、总结出一套更高效的工作流程。这些微小的“反抗”行为,正是你赋予荒谬工作以意义的时刻。

3. 真诚地选择, passionately 投入(克尔凯郭尔)

  • 困境: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只是为了生存。

  • 存在主义视角: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有三个阶段:美学阶段(追求享乐)、伦理阶段(遵守规则)、宗教阶段(为信仰激情一跃)。许多人停留在前两个阶段,感到空虚。“激情一跃” 指的是做出一个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选择,并为之全身心投入。

  • 实践: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链接

    • 你的工作内容可能无法改变,但你可以改变它与你个人价值的链接点

    • 例如:

      • 一个客服:我的意义不是接电话,而是“在他人感到无助和愤怒时,成为那个带来安慰和解决方案的人”

      • 一个会计:我的意义不是做报表,而是“守护数据的真实,为公司的稳健运营提供最清晰的财务地图”

      • 一个流水线工人:我的意义不是拧螺丝,而是“以我的技艺和专注,确保每一个产品都完美无缺,对得起未来的用户”

    • 这种重新叙事的能力,是创造意义的核心。

三、一份存在主义者的“打工人”行动指南

  1. 觉醒:意识到你永远有选择态度的自由。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2. 定义:问自己:“抛开薪水,在这份工作中,什么对我个人而言是重要的?”(学习、成长、帮助他人、稳定性、创造美?)以此定义你个人的“项目”。

  3. 行动:基于你的定义,主动发起微小的行动。主动请教一个问题、优化一个步骤、帮助一位同事、写下一日的工作反思。

  4. 反思:定期反思。我今天为我的“项目”做了什么?我在哪些瞬间感受到了成就感和意义?我的工作与我更深层的价值观有何联系?

  5. 联结:将工作视为与他人产生深刻联结的场域。与同事的协作、对客户的服务,都是存在主义意义上的“相遇”,是对抗虚无的重要方式。

结论

存在主义并不提供脱离“打工人”身份的捷径,它提供的是一种在任何境况下都能保持精神自由和尊严的生存姿态

工作的意义,不是一个藏在前方某处的宝藏,需要你去找寻;它是一块需要你亲手雕刻的石头,就在你每天工作的过程之中。

当你开始主动选择、全心投入、并为自己行动负责时,你就已经从被动的“打工人”,转变为了自己生活的英雄和意义的创造者。你依然在“打工”,但你的内心体验和人生叙事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我想多读书是一个典型的大目标,它听起来很好,但往往因模糊和艰巨而失败。习惯孵化器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其拆解为一个由 微行为 和 即时奖励 构成的、毫无执行压力的闭环系...
2025-08-25 14:59:30
冷水洗脸不仅是一种提神醒脑的方式,更是一种巧妙的、由身体引导的生物反馈训练。它通过激活人体强大的生存反射,来重置失控的压力系统。 一、核心机制:触发潜水反射 冷水...
2025-08-25 14:55:59
稀缺性话术是广告和营销中最强大、最普遍的武器之一。它之所以有效,并非因为它提供了产品的真实信息,而是因为它精准地击中了我们大脑中由进化塑造、并被社会情境放大的心...
2025-08-25 14:53:39
直播间购物,特别是其中限时、限量、秒杀的话术,并非简单的商业创新,而是一场针对人类进化心理弱点的精准狩猎。它巧妙地绕过了我们理性的、缓慢的前额叶皮层,直接向我们...
2025-08-25 14:51:33
我们的大脑并非固定不变的硬件,它是一个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器官。我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会持续不断地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这个过程被称为神经可塑性。记录意外小确幸(即那...
2025-08-25 14: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