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自测特征(符合任一特征需警惕)
根据DSM-5、ICSD-3及AASM指南,出现以下任一特征且持续超过两周,建议寻求专业帮助:
1. 入睡困难(睡眠起始障碍)
- 表现:躺床后超过30分钟无法入睡(儿童需照料者干预)。
- 关联问题:可能与焦虑、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或环境干扰(如噪音、光线)有关。
- 诊断标准:每周至少出现3次,持续至少3个月(ICSD-3)。
2. 睡眠维持困难(夜间频繁觉醒或早醒)
- 表现:
- 夜间觉醒≥2次,或觉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持续时间>30分钟)。
- 早醒(比预期时间早30分钟以上,且无法继续入睡)。
- 关联问题:常见于抑郁症、睡眠呼吸暂停或慢性疼痛患者。
- 诊断标准:需伴随日间功能受损,且持续3个月以上(DSM-5)。
3. 日间功能显著受损
- 表现:
- 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 情绪波动(如易怒、焦虑)、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
- 白天过度嗜睡(如开会、驾驶时不可控制地入睡)。
- 评估工具: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10分提示临床意义。
- 诊断标准:症状导致社交、职业或教育功能损害,且无法用其他疾病解释(DSM-5)。
4. 症状持续时间与频率
- 慢性失眠:症状每周≥3次,持续≥3个月(ICSD-3)。
- 短期失眠:症状持续<3个月,但需排除急性应激事件(如丧亲、失业)。
- 排除标准:需排除药物、物质滥用或其他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
附加自测问题(辅助判断)
- 睡眠质量:是否感觉睡眠浅、多梦,或总睡眠时间<6.5小时?
- 睡眠焦虑:是否过度关注睡眠(如“必须睡够8小时”的强迫思维)?
- 环境适应性:更换环境后(如出差、住院)睡眠问题是否加剧?
何时需要专业干预?
- 紧急情况:若出现自杀念头、自伤行为或严重躯体症状(如呼吸暂停、胸痛),需立即联系心理危机热线或前往急诊。
- 早期干预:符合上述4个核心特征中的任意一项,且影响日常生活时,应尽快预约睡眠专科医生。
- 筛查工具:可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或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进行初步自评,但最终诊断需由专业医师完成。
[责编: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