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自查是女性早期发现乳腺疾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有助于识别乳腺癌、乳腺增生等常见问题。您提到的“月经后7天自查”是科学建议,因为此时激素水平稳定,乳腺组织最松软,触诊更准确。以下是详细自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自查最佳时机与频率
- 时间选择
- ✅ 月经后7-10天:雌激素水平回落,乳腺肿胀消退,触诊更清晰
- ❌ 避免经期、孕期、哺乳期(乳腺生理性变化可能掩盖异常)
- ⚠️ 绝经后女性:固定每月同一天自查(如每月1日)
- 检查频率
- 20-39岁女性:每月1次自查 + 每1-3年临床检查
- 40岁以上女性:每月1次自查 + 每年1次乳腺钼靶/超声
二、分步骤自查教程
步骤1:观察乳房外观
- 姿势:站立或坐直,双手自然下垂/叉腰/高举过头
- 检查内容:
- ✅ 乳房大小、形状是否对称
- ✅ 皮肤有无凹陷、橘皮样改变、红肿或溃疡
- ✅ 乳头是否内陷、偏移或溢液(尤其血性/浆液性液体)
- ✅ 腋窝及锁骨上窝有无异常隆起或肿块
步骤2:触摸检查(关键步骤)
- 姿势:平躺(乳腺组织均匀分布)或站立(淋浴时涂沐浴露润滑)
- 手法:
- 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腹(非指尖)按压,感受深层组织
- 力度分三层:
- 轻压:皮肤及皮下组织
- 中压:乳腺腺体
- 重压:触及肋骨
- 检查范围:
- 从乳头向外螺旋式画圈,覆盖整个乳房
- 重点检查外上象限(乳腺癌高发区)
- 延伸至腋窝顶部(副乳及淋巴结)
步骤3:对比检查
- 双手交替检查对侧乳房,对比两侧触感是否一致
- 记录异常位置、大小、硬度(如橡皮、石头、鹌鹑蛋等比喻)
- 注意疼痛性质:是否与月经周期相关(乳腺增生痛多周期性)
三、常见异常信号需警惕
四、自查误区与注意事项
- 常见误区
- ❌ 用指尖抓捏乳房(易将正常腺体误认为肿块)
- ❌ 忽略腋窝检查(20%乳腺癌首发于腋窝淋巴结)
- ❌ 过度焦虑:90%的乳腺肿块为良性,但需专业评估
- 特殊情况处理
- 乳腺假体植入者:自查时注意假体边缘是否移位、包膜是否挛缩
- 哺乳期女性:检查前先排空乳汁,避免误判积乳囊肿
- 男性乳腺发育:虽罕见,但男性也可能患乳腺癌,需同等重视
- 辅助工具
- 可使用乳腺自查垫(增加触诊敏感度)
- 绝经后女性可结合ABVS自动乳腺超声进行家庭初筛
五、何时必须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即使自查未发现异常,也应尽快就诊:
- ✅ 乳头溢液(尤其单孔、血性)
- ✅ 乳房皮肤改变(如溃疡、卫星结节)
- ✅ 短期内肿块迅速增大
- ✅ 持续疼痛不随月经周期缓解
- ✅ 家族中有乳腺癌/卵巢癌病史(需基因检测)
温馨提示:乳腺自查不能替代专业筛查,但可提高疾病早期发现率。建议将自查与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钼靶/MRI)结合,形成立体防护网。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低脂饮食、规律运动、避免熬夜)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