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疫苗接种:一类疫苗必打,二类疫苗按需选择

2025-09-17 14:33:22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儿童疫苗接种需遵循“一类必打、二类按需”原则,同时需注意接种前健康评估、接种后留观及不良反应监测等关键事项,以保障接种安全与效果。

一、一类疫苗:必须接种的“国家防线”

1. 定义与范围

一类疫苗由国家免费提供,属于强制接种范畴。未完成接种可能影响儿童入托、入学,且未接种一类疫苗的儿童在传染病暴发时面临更高感染风险。

2. 核心疫苗种类与作用

疫苗名称 预防疾病 接种时间(示例)
卡介苗 结核病(如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出生后24小时内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可能引发肝硬化、肝癌) 0、1、6月龄各1剂
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2、3、4月龄口服/注射,4岁加强
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3、4、5月龄各1剂,18月龄加强
麻腮风疫苗 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8月龄、18月龄各1剂
乙脑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可能引发脑损伤) 8月龄、2岁各1剂
流脑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能引发败血症) 6-18月龄接种A群,3岁、6岁接种AC群

3. 接种注意事项

  • 禁忌症
    • 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者(如鸡蛋过敏者慎用麻疹疫苗)需暂缓接种。
    • 免疫缺陷儿童禁用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
  • 补种原则
    • 若因故漏种,需按最小间隔原则补种(如乙肝疫苗第2-3剂间隔1-2个月)。

二、二类疫苗:按需选择的“个性化防护”

1. 定义与范围

二类疫苗为自费、自愿接种,但医学重要性与一类疫苗等同。其选择需综合家庭经济条件、儿童健康状况及当地疾病流行情况。

2. 推荐接种的二类疫苗

疫苗名称 预防疾病 推荐人群 接种程序(示例)
水痘疫苗 水痘(可能引发肺炎、脑炎) 1岁及以上易感儿童 12-24月龄第1剂,4-6岁第2剂
手足口疫苗(EV71)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主因) 6月龄-5岁儿童 间隔1个月接种2剂
流感疫苗 季节性流感(可能引发心肌炎、肺炎) 6月龄及以上人群(尤其儿童、老人) 每年秋季接种1剂
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性疾病(如肺炎、中耳炎) 2岁及以上高危儿童(如早产儿) 根据疫苗类型接种1-4剂
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严重腹泻主因) 2月龄-3岁儿童 口服,按年龄接种1-3剂

3. 选择建议

  • 经济条件允许:优先接种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流感疫苗,以降低重症风险。
  • 高发地区/季节:如手足口病高发期(春夏),建议接种EV71疫苗;流感季前接种流感疫苗。
  • 特殊健康状况:早产儿、免疫缺陷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

三、疫苗接种的通用注意事项

1. 接种前

  • 健康评估
    • 确认儿童无发热(体温<37.5℃)、急性疾病(如腹泻、呕吐)或慢性病急性发作。
    • 告知医生近期用药史(如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过敏史。
  • 物品准备
    • 携带预防接种证,确保接种记录完整。
    • 口服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前30分钟避免进食热饮。

2. 接种时

  • 医生沟通
    • 如实告知儿童健康状况及既往疫苗反应史(如高热、皮疹)。
    • 确认疫苗名称、剂量及接种部位(如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3. 接种后

  • 留观
    • 在接种单位观察30分钟,警惕过敏性休克(如呼吸困难、面色苍白)。
  • 局部护理
    • 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热敷(卡介苗接种后2-4周可能出现局部溃疡,属正常反应)。
  • 不良反应监测
    • 常见反应:低热(37.5-38.5℃)、食欲减退,通常1-2天自行缓解。
    • 异常反应:高热(>39℃)、持续性哭闹(>3小时)、抽搐或皮疹扩散,需立即就医。
  • 饮食与活动
    • 接种当天清淡饮食,避免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
    • 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长途旅行。

四、常见误区澄清

  • 误区1:“二类疫苗不重要,可打可不打”
    • 纠正:二类疫苗可预防一类疫苗未覆盖的疾病(如水痘、手足口病),且部分疾病致死率高(如重症手足口病致死率约3%)。
  • 误区2:“疫苗有副作用,不如不接种”
    • 纠正: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如严重过敏反应约1/100万),且远低于疾病本身危害(如麻疹致死率约1%-3%)。
  • 误区3:“接种后就不会生病”
    • 纠正:疫苗保护率非100%(如流感疫苗保护率约50%-60%),但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儿童安全用药是保障其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但现实中存在诸多误区(如成人药减半、忽视说明书、药箱管理混乱等),可能引发药物过量、过敏反应甚至器官损伤。以下从 避免成...
2025-09-17 14:31:35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分阶段的成长过程, 0-3岁安全感建立 和 6-12岁规则意识培养 是两个关键期,分别对应 依恋关系形成 和 社会规范内化 的核心任务。这两个阶段的...
2025-09-17 14:29:3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典型症状包括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部分病例...
2025-09-17 14:27:48
儿童肥胖干预需通过 控制零食摄入、增加户外活动、家庭共同参与 三大核心策略,结合科学饮食管理、运动习惯培养和家庭环境优化,实现健康体重管理。以下是具体方案与实用建...
2025-09-17 14:26:10
过敏体质儿童的管理需从 避开过敏原、应急药物准备、免疫力提升 三大核心环节入手,结合日常防护与科学干预,降低过敏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以下是具体方案与实用建议: 一...
2025-09-17 14: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