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原则:避免麸质,保障营养
- 麸质来源:小麦、大麦、黑麦、斯佩耳特小麦及其杂交品种(如面粉、全麦、粗粒小麦粉等)。
- 替代目标:选择天然无麸质食材,同时补充乳糜泻患者易缺乏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铁、钙等营养素。
二、天然无麸质主食推荐
食材 |
营养价值 |
食用建议 |
大米 |
富含碳水化合物、少量蛋白质,易消化,适合作为基础主食。 |
白米、糙米、红米、黑米均可,可搭配杂豆(如红豆、绿豆)提升蛋白质和纤维。 |
玉米 |
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尤其是硫胺素)、叶黄素(护眼)。 |
玉米碎煮粥、玉米面制作饼或窝头,避免加工玉米片(可能含添加剂)。 |
小米 |
富含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铁、镁,温和养胃。 |
小米粥、小米饭,或与大米混合煮“二米粥”。 |
藜麦 |
全蛋白食材(含9种必需氨基酸),富含膳食纤维、铁、镁、锌。 |
替代米饭或面条,可与蔬菜、肉类搭配制作沙拉或炒饭。 |
荞麦 |
富含芦丁(抗氧化)、膳食纤维、镁,适合控制血糖。 |
荞麦面(需确认无小麦混合)、荞麦米煮饭或粥,避免苦荞茶(可能含添加剂)。 |
高粱 |
富含膳食纤维、铁、抗氧化物质,适合制作耐饿主食。 |
高粱米煮饭或磨粉制作饼类,口感略粗糙,可混合大米改善。 |
薏米(薏苡仁) |
富含维生素B1、膳食纤维,利水消肿,适合湿热体质。 |
薏米粥、薏米红豆汤,或与大米混合煮饭。 |
土豆/红薯 |
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钾,替代部分主食可增加营养多样性。 |
蒸煮为主,避免油炸(如薯片可能含麸质添加剂)。 |
三、加工无麸质主食选择
- 无麸质面粉:
- 推荐:大米粉、玉米粉、藜麦粉、荞麦粉、木薯粉、鹰嘴豆粉。
- 用途:制作面包、蛋糕、饼干(需搭配黄原胶等粘合剂)。
- 无麸质面条:
- 推荐:玉米面条、荞麦面条、米粉、红薯粉丝。
- 注意:确认标签“无麸质认证”,避免含小麦的“杂粮面”。
- 无麸质即食产品:
- 推荐:无麸质燕麦片(需认证)、无麸质玉米片、无麸质米糕。
- 避坑:部分燕麦可能因加工交叉污染含麸质,选择纯燕麦并确认标签。
四、营养补充策略
- 膳食纤维:通过杂豆(红豆、绿豆)、蔬菜(西兰花、菠菜)、水果(苹果、香蕉)补充。
- B族维生素:小米、玉米、藜麦、动物肝脏(每周1次)、蛋黄。
- 铁:红肉(牛肉、羊肉)、血制品(鸭血)、豆类(黑豆、鹰嘴豆)。
- 钙:乳制品(酸奶、奶酪)、绿叶蔬菜(羽衣甘蓝)、无麸质强化食品。
五、实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 交叉污染防范:
- 厨房工具(案板、刀具)专用,避免与含麸质食材混用。
- 外出就餐选择明确标注“无麸质”的餐厅,或提前告知厨师需求。
- 标签阅读:
- 警惕“小麦粉”“改性淀粉”“调味剂”等隐含麸质成分,优先选择“无麸质认证”产品。
- 多样化搭配:
- 避免单一主食,混合不同食材(如大米+藜麦+小米)提升营养均衡性。
- 特殊场景处理:
- 烘焙:用香蕉泥、苹果酱替代部分糖油,增加湿润度。
- 浓稠汤品:用土豆泥、大米粉替代小麦粉作为增稠剂。
六、一日食谱示例
- 早餐:小米粥+水煮蛋+凉拌菠菜
- 午餐:藜麦饭+香煎鸡胸肉+清炒西兰花
- 晚餐:玉米面饼+红烧牛肉+蒜蓉空心菜
- 加餐:无糖酸奶+苹果片+一小把杏仁
七、常见误区澄清
- 误区1:无麸质=低卡路里。
真相:部分无麸质加工食品(如饼干)可能含更高糖油,需控制摄入量。
- 误区2:燕麦天然无麸质,可随意食用。
真相:燕麦本身无麸质,但加工中可能交叉污染,需选择认证产品。
- 误区3:乳糜泻患者需完全避免所有小麦相关食材。
真相:严格避免麸质,但小麦淀粉(洗去蛋白质后)可能无麸质,需确认工艺。
结语:无麸质饮食的核心是“替代+补充”,通过多样化天然食材和谨慎选择加工品,乳糜泻患者既能避免麸质危害,又能保障全面营养。定期咨询营养师调整方案,可进一步优化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