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物多样,每周25种以上
- 核心要求: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25种以上,涵盖谷类、蔬菜、水果、大豆制品、坚果、海藻等。
- 实践建议:早餐可选择燕麦片(全谷物)+ 豆浆(豆制品)+ 蓝莓(水果);午餐搭配糙米饭(全谷物)+ 西兰花(深色蔬菜)+ 豆腐(植物蛋白);晚餐可加入紫菜汤(海藻)和蘑菇炒青菜(菌菇)。
2. 谷类为主,全谷物占比50%以上
- 官方推荐:每天摄入谷类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占50-150克。
- 科学依据:全谷物保留完整籽粒结构,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预防慢性病。
3. 强化大豆及其制品摄入
- 关键指标:每天摄入大豆及其制品50-80克,优先选择发酵豆制品(如豆豉、腐乳)。
- 营养价值:大豆是优质植物蛋白来源,发酵豆制品可提升维生素B12的吸收率。
4. 补充微量营养素
- 铁与锌:多食用深色蔬菜(如菠菜、芥蓝)、海藻类(海带、紫菜)及菌菇类(木耳、香菇)。
- 钙:通过奶制品或强化食品(如钙强化豆奶)补充。
- 维生素B12:必要时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使用补充剂。
5. 选择健康脂肪
- 烹调油:优先使用亚麻籽油、紫苏油等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控制总量在25-30克/天。
- 坚果:每周摄入50-70克坚果(如核桃、杏仁),提供健康脂肪及维生素E。
6. 控制盐与糖摄入
- 限盐: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警惕隐形盐(如酱油、酱菜)。
- 控糖:添加糖摄入量控制在25克以内,避免高糖食品。
7. 特殊人群需强化营养
- 孕妇:补充叶酸和铁,可通过深色蔬菜(如芥菜)和强化食品。
- 儿童与老年人:定期监测营养状况,必要时通过强化食品或补充剂调整。
8. 饮食搭配原则
- 蛋白质互补:采用“谷物+豆类”组合(如糙米+红豆),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 色彩丰富:每日摄入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搭配多种颜色水果,确保植物化学物及抗氧化物质摄入。
9. 海藻与菌菇类摄入
- 海藻:每周摄入2-3次紫菜、海带,补充碘、维生素K及叶酸。
- 菌菇:多食用香菇、平菇,提供膳食纤维及微量元素。
10. 运动与体重管理
- 运动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力量训练维持肌肉量。
- 体重监测:保持BMI在18.5-23.9之间,避免过轻或过重。
11. 定期营养评估
- 检测指标:每半年进行血液检测,关注铁、维生素B12、蛋白质等指标。
- 调整策略:根据检测结果,在专业指导下调整饮食或补充剂使用。
12. 避免营养误区
- 误区纠正:素食并非“天然健康”,需科学搭配以避免蛋白质、维生素B12等缺乏。
- 个性化调整:根据体质(如寒性/热性)、活动量及健康状况(如糖尿病、高血压)定制饮食方案。
2025年膳食指南强调,素食人群需通过多样化饮食、全谷物摄入、大豆制品强化及微量营养素补充,实现营养均衡。结合官方指南与最新趋势,以上12个关键建议为素食者提供了科学、实用的饮食指导,助力健康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