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 | 推荐检测组合 | 频率 |
---|---|---|
一般风险人群 | CEA(50岁以上每年一次) | 每年一次 |
肝癌高危人群 | AFP+CA19-9(每6个月一次) | 每6个月一次 |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 CEA+CA19-9(每年一次) | 每年一次 |
胰腺癌高危人群 | CA19-9+CEA(每6个月一次) | 每6个月一次 |
术后监测 | AFP(肝癌)、CEA(结直肠癌)、CA19-9(胰腺癌) | 每3-6个月一次 |
肿瘤标志物≠癌症诊断:
单一标志物升高不能确诊癌症,需结合影像学或病理检查。例如,CA19-9>1000U/ml提示胰腺癌可能性大,但最终确诊依赖病理。
假阴性结果:
某些肿瘤不分泌标志物(如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导致假阴性。需结合症状(如腹痛、消瘦)综合判断。
动态监测比单次值更重要:
标志物水平变化趋势比单次绝对值更有意义。例如,CEA从5ng/ml升至15ng/ml需警惕,而稳定在5ng/ml可能无需过度干预。
特殊人群处理:
指标异常 | 推荐行动 |
---|---|
AFP升高 | 1. 排除妊娠、肝炎、肝硬化。 2. 超声/CT检查肝脏,必要时肝穿刺活检。 |
CEA升高 | 1. 排除吸烟、炎症性肠病。 2. 结肠镜检查(结直肠癌筛查),胸部CT(肺癌筛查)。 |
CA19-9升高 | 1. 排除胆道梗阻、胰腺炎。 2. 腹部超声/CT检查胰腺、胆管,必要时ERCP或MRI。 |
联合标志物升高 | 1. 根据组合提示优先排查相关肿瘤(如AFP+CEA提示肝癌)。 2. 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如PET-CT)。 |
持续/进行性升高 | 1. 多学科会诊(MDT)。 2. 考虑活检或手术探查。 |
立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