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肾病分期与营养需求
慢性肾病(CKD)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5期,不同阶段对营养素的需求差异显著:
- CKD1-2期(GFR≥60ml/min):蛋白质摄入可维持正常(0.8-1.0g/kg/d),但需开始限制钠、磷。
- CKD3-4期(GFR 15-59ml/min):蛋白质降至0.6-0.8g/kg/d,严格限制钠(<2g/d)、磷(<800mg/d)。
- CKD5期(透析前):蛋白质进一步降至0.5-0.6g/kg/d,钠<2g/d,磷<600-800mg/d。
- 透析期:蛋白质需求增加至1.0-1.2g/kg/d(血液透析)或1.2-1.5g/kg/d(腹膜透析),钠、磷限制根据透析效果调整。
二、低蛋白、低钠、低磷的核心原则
1. 低蛋白饮食
- 优质蛋白选择:以动物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因其含必需氨基酸且生物利用率高。
- 植物蛋白替代:用大豆蛋白(如豆腐)部分替代动物蛋白,减少非必需氨基酸摄入。
- 控制总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根据体重计算(如60kg患者,CKD3期每日摄入36-48g)。
2. 低钠饮食
- 限盐技巧:
- 避免加工食品(如香肠、罐头、方便面)。
- 烹饪时用葱、姜、蒜、柠檬汁替代盐调味。
- 阅读食品标签,选择钠含量<140mg/100g的食品。
- 隐性钠来源:酱油、味精、番茄酱、腌制食品。
3. 低磷饮食
- 高磷食物禁忌:动物内脏、全谷物、坚果、种子、巧克力、可乐。
- 替代方案:
- 主食:用白米饭、面条替代糙米、燕麦。
- 蛋白质:选择鸡蛋清、血豆腐(磷含量低)。
- 饮品:自制柠檬水替代可乐。
- 烹饪降磷技巧:水煮肉类可去除30-50%的磷,弃汤食用。
三、黄金配比实践指南
1. 食物选择红绿灯
营养素 |
绿灯食物(低含量) |
黄灯食物(适量) |
红灯食物(高含量/避免) |
蛋白质 |
鸡蛋清、血豆腐、低脂奶 |
瘦肉、鱼类、豆腐 |
加工肉制品、豆豉、腐乳 |
钠 |
新鲜蔬果、未加工谷物 |
轻度调味食品 |
腌制食品、罐头、快餐 |
磷 |
白米饭、苹果、黄瓜 |
酸奶、奶酪 |
坚果、种子、巧克力、可乐 |
2. 一日饮食示例(CKD3-4期)
- 早餐:燕麦粥(低磷)50g + 鸡蛋清2个 + 苹果100g。
- 午餐:清蒸鱼(去磷)80g + 白米饭100g + 焯水西兰花150g。
- 晚餐:豆腐脑200g + 凉拌黄瓜100g + 小米粥50g。
- 加餐:无糖酸奶100ml(选择低磷品牌)。
3. 营养素配比计算
- 蛋白质:每日总量约40g(60kg患者),其中优质蛋白占60%以上。
- 钠:<2g(约5g盐),通过调味料和天然食物控制。
- 磷:<800mg,通过食物选择和烹饪去磷实现。
四、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案
1. 误区一:完全素食可降低蛋白负担
- 问题:植物蛋白生物利用率低,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 解决方案:以动物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为辅,并控制总量。
2. 误区二:低钠即完全不放盐
- 问题:过度限盐可能导致低钠血症。
- 解决方案: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g(约1啤酒瓶盖),使用低钠盐(含钾)需咨询医生。
3. 误区三:所有豆制品均需避免
- 问题:大豆蛋白为优质蛋白,但传统豆制品(如豆腐)磷含量较低。
- 解决方案:选择豆腐、豆浆等低磷豆制品,避免豆豉、腐乳等高磷加工品。
五、特殊场景调整
1. 糖尿病合并CKD
- 碳水选择:用荞麦、燕麦替代部分白米,控制血糖波动。
- 水果限制: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草莓),每日不超过200g。
2. 高钾血症风险
- 高钾食物禁忌:香蕉、橙子、土豆、番茄酱。
- 降钾技巧:蔬菜水煮后弃汤食用,水果选择低钾品种(如西瓜、葡萄)。
3. 透析患者营养管理
- 蛋白质增加:血液透析患者每日1.0-1.2g/kg,腹膜透析患者1.2-1.5g/kg。
- 磷控制放松:透析可清除部分磷,每日摄入可放宽至800-1000mg。
- 钾限制:根据血钾水平调整,高钾血症患者需严格限钾。
六、权威机构推荐
- 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NKF):强调低蛋白饮食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营养不良。
-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OQI):推荐CKD3-5期患者每日钠摄入<2g,磷摄入<800mg。
- 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建议低蛋白饮食联合α-酮酸制剂,以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负担。
[责编: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