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通血管?每年输注活血药可能引发的静脉炎

2025-08-05 14:01:36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活血药的作用与局限性

活血药如丹参、川芎嗪等,确实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等作用,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跌打损伤等病症。然而,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急性期的治疗,如中风或心梗发作时,通过溶栓或扩张血管来挽救濒临坏死的组织。对于稳定期的患者,活血药并不能进一步改善组织的供血情况,因为机体已经通过重建血运为缺血组织提供了新的血管供血。

二、医学指南对定期输液的推荐

权威医学指南,如中华医学会和UpToDate,均不推荐定期输液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纯通过每年定期输液并不会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起作用,更不会疏通堵塞的血管。输液只是暂时扩张血管,当药物代谢完后,血管又会重新恢复原来的狭窄状态。

三、静脉炎的成因与风险因素

静脉炎是由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刺激等因素引发的血管炎症,发病率在20%-80%之间。其成因包括药物刺激性、pH值偏离(小于5或大于9)、高渗透压(>900 mOsm/L)、细胞毒性药物及输液微粒等。长期或定期输注活血药,尤其是当药物浓度过高、pH值偏离或渗透压超标时,会显著增加静脉炎的风险。

四、活血药输液与静脉炎的关联

临床研究及案例报道显示,活血药输液与静脉炎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例如,有案例报道称,患者因输入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后出现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热痛及条索状硬结。此外,长期采用外周静脉进行输液,血管受损严重,也会增加静脉炎的风险。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定期输液活血药并不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反而可能增加静脉炎等风险。为了维护健康,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饮食多元化,合理摄入能量和营养,限制钠和添加糖的摄入。
  2. 定期监控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一旦发现问题,要遵医嘱规律服药。
  3.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静脉输液有风险,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液。
  4. 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合理运动才是正确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法宝。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一、常规体检的局限性:为何体检正常仍可能患癌? 常规体检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基础项目,旨在评估整体健康状况,而非专门筛查癌...
2025-08-05 14:03:51
一、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1. 早期信号 肌肉无力 :早期可能出现在手部小肌肉(如手指无法伸展)或腿部,表现为行走无力。 肌肉跳动(肌束震颤) :尤其在休息...
2025-08-03 10:39:37
一、抗病毒治疗:2025年最新指南与药物策略 1. 治疗原则与启动时机 全员治疗 :所有HIV感染者,无论CD4细胞计数如何,均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ART),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和...
2025-08-03 10:37:30
一、白细胞降低的防护措施 1. 定期监测与医疗干预 血常规检测 :化疗期间每3-5天复查血常规,若白细胞计数低于3.010^9/L,立即联系医生。 升白治疗 : 轻度降低 (Ⅰ度骨髓...
2025-08-03 10:35:52
一、干体重管理:精准评估与动态调整 1. 干体重的定义与重要性 干体重 :透析后既无多余水分潴留也不脱水的理想体重,是透析超滤的目标值。 核心作用 :避免脱水不足(导致...
2025-08-03 10: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