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自测:广泛性焦虑与惊恐发作的差异化表现

2025-08-11 11:56:46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核心差异:症状维度对比表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及中国焦虑障碍诊疗指南,两种焦虑亚型的差异化表现可归纳如下:

 

维度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惊恐发作(PD)
核心特征 持续性、过度担忧(>6个月) 突发、强烈恐惧(峰值10分钟内)
触发因素 无明确对象(“自由浮动焦虑”) 通常无预警(少数由特定情境诱发)
身体症状 肌肉紧张、易激惹、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 心悸、出汗、震颤、窒息感、胸痛、恶心、脱离现实感
认知模式 “灾难化思维”(过度担忧健康、财务、人际关系) “濒死感”(害怕失去控制或死亡)
行为模式 回避可能引发焦虑的情境(如社交、决策) 发作后回避场所(广场恐怖症)
发作频率 每日波动,但症状持续 孤立性发作或反复发作(每周≥2次)

 

二、自测问卷:10分钟快速筛查

说明:根据过去两周的真实感受,选择最符合的选项(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

 

问题 GAD PD
1. 是否经常因小事过度担忧(如工作、健康、家庭)? □0 □1 □2 □3
2. 是否感到难以控制担忧? □0 □1 □2 □3
3. 是否出现肌肉紧张、肩颈僵硬? □0 □1 □2 □3
4. 是否入睡困难或早醒? □0 □1 □2 □3
5. 是否突然感到强烈恐惧,伴随心悸/出汗/窒息感?
□0 □1 □2 □3
6. 是否害怕失去控制或死亡?
□0 □1 □2 □3
7. 发作后是否回避特定场所(如商场、地铁)?
□0 □1 □2 □3
8. 是否每月至少经历1次无明显诱因的强烈焦虑发作?
□0 □1 □2 □3
9. 担忧是否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社交)? □0 □1 □2 □3
10. 是否因焦虑就医或服用药物? □0 □1 □2 □3

 

评分标准

  • GAD倾向:问题1-4及9-10总分≥6分(且问题1或2≥2分)。
  • PD倾向:问题5-8总分≥4分(且问题5或6≥2分)。
  • 共病可能:同时满足GAD和PD阈值。

三、差异化干预策略

1.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 认知行为疗法(CBT)
    • 思维记录:记录担忧事件,用“可能性评估”替代灾难化思维(如“骨折概率<1%”)。
    • 担忧暴露:主动安排“担忧时间”(每日30分钟),其余时间禁止思考焦虑内容。
  • 药物方案
    • 一线用药:SSRIs类药物(如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需连续服用8-12周。
    • 辅助用药: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短期使用(≤4周),避免依赖。

2. 惊恐发作(PD)

  • 暴露疗法
    • 内观暴露:通过想象或录音复现发作场景,配合呼吸训练降低敏感度。
    • 现实暴露:逐步进入曾回避的场所(如从短时间停留开始),配合安全信号(如携带镇定药物)。
  • 药物方案
    • 急性发作:PRN药物(如氯硝西泮),仅在发作时使用。
    • 长期管理:SSRIs类药物(如帕罗西汀),需连续服用6-12个月。

四、何时需要专业帮助?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就诊:

  • 自测评分超过阈值,且症状持续>2周。
  • 伴随躯体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 出现自杀念头或自伤行为。
  • 药物副作用严重(如SSRIs引发躁狂)。

五、居家自我调节工具箱

1. 呼吸训练

  • 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重复5轮,激活副交感神经。
  • 腹式呼吸:单手轻按腹部,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缩,每日10分钟。

2. 正念练习

  • 身体扫描:平躺闭眼,依次聚焦头部→颈部→躯干→四肢,感受肌肉松弛感。
  • 5-4-3-2-1技巧:命名5种看到的物体→4种触感→3种声音→2种气味→1种味道,快速回归当下。

3. 环境调整

  • GAD患者:在办公桌放置“安全信号”(如家人照片、减压玩具),降低环境压力。
  • PD患者:随身携带“应急卡片”,记录发作时自我对话(如“这是焦虑,不会致命”)。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一、睡眠障碍三大类型精准识别 根据2025年《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及国际睡眠疾病分类标准,三大核心睡眠障碍类型对比如下: 类型 核心特征 诊断标准 高发人群 入睡...
2025-08-11 11:58:43
一、CRS的定义与发生机制 1. 定义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CAR-T细胞治疗中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由免疫细胞过度激活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其特征为发热...
2025-08-09 14:12:11
一、EGFR突变肺癌的耐药机制 1. 继发突变 T790M突变 机制 :T790M突变是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耐药的主要机制,约50%-60%的患者会出现此突变。...
2025-08-09 14:09:10
一、FMT治疗自闭症的机制与风险 1. 机制解析 肠脑轴调节 : FMT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肠脑轴,从而改善自闭症症状。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神经递质前体...
2025-08-09 14:01:30
一、脊髓损伤的干细胞治疗临床数据 1. iPS细胞疗法(诱导多能干细胞)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研究 (2025年): 疗效 :4例完全瘫痪患者中,2例运动功能显著改善(1例可站立并训...
2025-08-09 13: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