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医疗旅游陷阱:这5种服务可能存在风险

2025-07-24 14:06:06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需警惕的5种高风险服务及政策依据

1. 未经批准的干细胞治疗

  • 表现:宣称通过干细胞治疗可治愈多种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实则使用未经临床试验的廉价营养素或维生素。
  • 风险点
    • 技术不成熟:干细胞治疗在多数国家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未获全面批准。例如,韩国虽允许特定干细胞治疗,但要求严格注册;美国FDA仅批准少数适应症。
    • 虚假宣传:如中国消费者在马来西亚接受的“干细胞治疗”实为无效营养素,无任何疗效。
  • 政策依据
    • 美国FDA新规:2025年5月起,FDA全面扩大对海外医疗器械制造商的突击检查,确保干细胞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 中国卫健委警示:将未经批准的干细胞治疗纳入海外医疗旅游警示名单,强调其高风险性。

2. 违规开展的创伤性医疗行为

  • 表现:非医疗机构违规开展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等创伤性疗法,宣称可治疗多种疾病。
  • 风险点
    • 无资质操作:如泰国部分SPA机构未注册医疗资质,违规开展针刺疗法,导致消费者感染或加重病情。
    • 法律合规性:根据《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非医疗机构禁止开展创伤性医疗行为。
  • 政策依据
    • 泰国卫生部规定:SPA行业者需向医疗业注册部门申请营业注册,专业技术人员需持工作执照。
    • 中国《中医药法》:明确禁止非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包括创伤性疗法。

3. 夸大疗效的癌症治疗宣传

  • 表现:宣称“根治癌症”“包治百病”,通过虚假专家推荐或伪造检测报告诱导消费。
  • 风险点
    • 诈骗案例:如“唯托国际”诈骗案中,虚假专家宣称消费者患肺癌、乳腺癌风险极高,诱导购买62.5万元无效“抗癌针”(实为维生素)。
    • 延误治疗:消费者因依赖虚假治疗延误正规医疗,造成健康损害。
  • 政策依据
    • WHO风险报告:指出医疗旅游中癌症治疗欺诈频发,需加强监管。
    • 中国消费者协会案例:通报多起海外医疗诈骗案,强调消费者需警惕夸大宣传。

4. 无资质的整形美容服务

  • 表现:美容院或非正规机构提供整形美容服务,使用不合格材料或无资质医生。
  • 风险点
    • 材料不合格:如泰国部分美容院使用未经认证的填充材料,导致感染或变形。
    • 医生无资质:宣称“国外专家”实为无证人员,操作失误频发。
  • 政策依据
    • 泰国卫生部管控:虽规定食品卫生质量需管控,但部分机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无资质服务泛滥。
    • FDA监管升级:2025年FDA新规要求对海外医疗器械(包括整形材料)进行无预警检查,确保合规。

5. 未经审批的进口保健品销售

  • 表现:销售三无“进口保健品”,宣称可治疗多种疾病,实为普通食品或假药。
  • 风险点
    • 虚假标识:如日本“降糖神药”实为淀粉制品,无任何降糖效果。
    • 健康危害:长期服用无效或有害产品,延误疾病治疗。
  • 政策依据
    • 中国《食品安全法》:禁止食品添加药品,或宣称治疗功能。
    • FDA新规:要求海外药品生产工厂接受无预警检查,杜绝伪造记录或设备维护缺失问题。

二、消费者避坑指南

1. 查机构资质

  • 确认资质:选择具有正规医疗资质的机构,如泰国卫生部注册的医院或韩国保健福祉部认证的医疗机构。
  • 避免“黑机构”:警惕无资质美容院、SPA中心开展医疗行为。

2. 核实服务内容

  • 要求科学依据:对宣称“包治百病”的服务,要求提供临床试验数据或权威文献支持。
  • 警惕“免费”诱惑:如“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可能为诱导手段,需保持理性。

3. 保留证据

  • 保存资料:保留宣传单、收费凭证、产品包装等,以便维权。
  • 记录过程:对服务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记录操作人员及设备信息。

4. 及时维权

  • 投诉渠道: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或市场监管局举报,拨打12315热线。
  • 法律途径:若造成健康损害,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索赔。

三、总结表格

 

高风险服务类型 常见表现 政策依据
未经批准的干细胞治疗 宣称干细胞治疗可治愈癌症、糖尿病等,实为廉价营养素或维生素 FDA新规、中国卫健委警示名单
违规开展的创伤性医疗行为 非医疗机构开展针刺、瘢痕灸等,导致感染或病情加重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泰国卫生部资质要求
夸大疗效的癌症治疗宣传 虚假专家推荐、伪造检测报告,诱导购买无效“抗癌针” WHO风险报告、中国消费者协会案例
无资质的整形美容服务 美容院使用不合格材料或无资质医生,导致整形失败 泰国卫生部管控、FDA监管升级
未经审批的进口保健品销售 销售三无“进口保健品”,宣称治疗疾病,实为普通食品或假药 《食品安全法》、FDA新规

 

通过以上指南,消费者可有效识别海外医疗旅游中的高风险服务,保护自身健康与财产安全。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一、健康管理师核心能力解析 1. 健康评估与风险预测能力 表现与重要性 : 多源数据整合 :通过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整合体检报告、基因检测、生活习惯等多元数据,构建个体健康...
2025-07-24 14:08:37
一、需警惕的4种无效疗法及政策依据 1. 创伤性疗法(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等) 表现 :养生馆违规开展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等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危险性的技术方法,宣称...
2025-07-24 13:42:40
一、需警惕的5种营销话术及案例 1. 虚假疗效宣传 表现 :宣称产品能根治高血压彻底治愈糖尿病或治疗多种疾病,将普通食品/保健品包装为神药。 案例 : 南京建邺区案例 :某...
2025-07-24 13:35:29
一、国家层面政策依据 根据国家卫健委、医保局及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政策,2025年癌症早筛工作被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重点推进以下项目: 1.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
2025-07-24 13:32:43
一、国家层面政策依据 根据中国残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2025年版)》,新增精神和智力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项目,将人工耳蜗体外...
2025-07-24 13: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