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这些习惯要调整

2025-08-03 09:54:40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1. 气温下降导致血管收缩
    • 寒冷刺激使血管收缩,血液流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尤其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不利,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 心脏负荷加重,耗氧量增加,可能引发心肌缺血或心脏衰竭。
  2. 空气干燥,血液黏稠度升高
    • 冬季低湿度导致体液流失,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因体液调节能力弱,症状更明显。
  3. 活动减少,体重增加
    • 户外活动减少,代谢率下降,加上高热量饮食(如火锅、油炸食品),易导致肥胖、血脂异常,进一步加重血管负担。
  4. 心理压力与情绪波动
    • 冬季日照减少,易引发情绪低落、焦虑或抑郁,这些心理压力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血压和心率,增加发病风险。
  5. 冬季流感与呼吸道感染
    • 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感染后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栓形成概率,同时发热、脱水加重心脏负担。

二、冬季需调整的习惯与预防措施

1. 保暖措施

  • 重点部位保暖
    • 外出时佩戴帽子、围巾、手套,保护头部、颈部和四肢,避免血管痉挛。
    • 室内温度保持在18℃以上,避免温差过大(如突然从温暖室内到寒冷户外)。
  • 避免寒冷刺激
    • 减少清晨和夜间外出,选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气温较高时段活动。
    • 寒冷天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血压骤升。

2. 饮食调整

  • 清淡饮食
    • 低盐(每日≤5g)、低脂、低糖,减少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油炸食品及动物内脏摄入。
    • 增加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 温补与水分补充
    • 适量摄入温热食物(如羊肉、鸡肉、姜汤),增强抗寒能力。
    • 每日饮水1.5-2L(心肾功能正常者),避免血液黏稠,可饮用淡茶或柠檬水。
  • 禁忌
    • 避免过量饮酒(尤其高度酒),减少咖啡和浓茶摄入,以防心率加快。

3. 适量运动

  • 运动类型与强度
    • 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太极),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
    • 避免剧烈运动(如冲刺跑、举重),以防血压骤升或心脏负担过重。
  • 运动时间与环境
    • 选择室内运动(如健身操、游泳)或在温暖时段户外活动。
    • 运动前后充分热身(5-10分钟)和放松,避免突然用力。

4. 合理用药与监测

  • 慢性病管理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血糖,记录数据并遵医嘱调整药物。
    • 常用药物:降压药(硝苯地平、非洛地平)、降脂药(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急救准备
    • 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出现胸痛、胸闷、头晕等症状时立即含服,并拨打急救电话。
  • 定期复查
    • 每3个月复查血脂、血糖,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心电图或冠状动脉CT检查。

5. 心理调适与生活习惯

  • 情绪管理
    • 保持乐观心态,通过阅读、听音乐、社交活动缓解压力,避免情绪波动。
    • 保证充足睡眠(7-8小时/晚),避免熬夜,睡前可泡脚或喝温牛奶助眠。
  • 戒烟限酒
    • 吸烟者需戒烟,酒精摄入每日≤15g(约30ml白酒),减少血管痉挛风险。
  • 预防感染
    • 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
    • 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6. 其他注意事项

  • 洗澡安全
    • 水温控制在38-40℃,时间≤20分钟,避免饭后或酒后立即洗澡。
    • 浴室保持通风,使用换气扇,避免缺氧。
  • 室内通风
    •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病原体滋生。
  • 高危人群监护
    •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避免单独外出,家属需定期关注其健康状况。

三、高危人群特别提示

  1. 老年人
    • 代谢和体温调节能力弱,需加强保暖和夜间起床时的防护(如穿拖鞋、开小夜灯)。
    • 定期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预防跌倒。
  2. 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
    •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空腹≤7mmol/L,餐后≤10mmol/L),避免低血糖。
  3. 肥胖人群
    • 制定减重计划(每周减0.5-1kg),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降低心脑血管风险。
  4. 长期吸烟/饮酒者
    • 戒烟需逐步减少(如每日减1-2支),饮酒者每日酒精摄入≤15g。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一、春季过敏的主要过敏原植物 春季过敏的元凶多为风媒传粉的树木和草本植物,其花粉通过空气传播,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等症状。以下为需重点远离的植物: 1. ...
2025-08-03 09:56:37
一、中暑的5个早期信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CDC、Mayo Clinic等权威机构的资料,中暑的早期信号(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阶段)主要包括以下5项: 1. 头晕与头痛 表...
2025-08-03 09:52:29
一、核心结论 儿童运动损伤可通过规范动作、控制强度及环境管理有效预防。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权威医学研究,以下动作和习惯需重点避免: 高风险动作...
2025-08-01 15:27:58
一、挑食核心原因与破解策略 1. 感官敏感型挑食 表现 :拒绝特定质地(如黏糊)、颜色(如绿色)或味道(如苦味)的食物。 破解技巧 : 形态改造 :将蔬菜打泥混入肉丸、饺...
2025-08-01 15:26:11
一、核心结论 自费疫苗是免费疫苗的重要补充,针对高发疾病提供精准防护。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权威医学期刊(如《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
2025-08-01 15: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