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技能培训:心肺复苏操作要点与AED使用规范

2025-10-20 17:28:03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心肺复苏(CPR)操作要点

  1. 确认环境安全
    • 施救前需快速评估现场是否存在触电、火灾、毒气泄漏等危险因素。若患者处于水中,需先转移至干燥硬质地面;若胸部有汗水或雪水,需擦干后再进行操作。
  2. 判断患者意识与呼吸
    • 意识判断: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喊(如“喂!您怎么了?”),观察5-10秒内是否有反应。
    • 呼吸检查:俯身贴近患者口鼻,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若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需立即启动CPR。
    • 脉搏检查(非专业人员可省略):右手食指触摸颈动脉(喉结向左侧顺滑1指左右),若无搏动可初步判断心跳停止。
  3. 呼救与启动急救系统
    • 若为单人施救,成人患者可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再开始按压;儿童或溺水者需先进行2分钟CPR再呼救。
    • 若有多人在场,一人拨打120并取来AED,另一人立即开始CPR。
  4. 胸外按压
    • 体位: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施救者跪于患者一侧。
    • 定位:双手掌根重叠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半部),手指翘起脱离皮肤。
    • 按压
      • 深度:5-6厘米(成人),确保胸廓充分回弹。
      • 频率:100-120次/分钟,保持节奏均匀。
      • 姿势:肩、肘、腕成一直线,垂直向下按压,避免摇摆。
      • 中断:每次更换按压者应在5秒内完成,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
  5. 开放气道
    • 清除口腔异物(如假牙、呕吐物),采用仰头提颏法: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下压,另一手食指中指抬起下颌骨,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
  6. 人工呼吸
    • 捏住患者鼻孔,施救者正常吸气后包紧患者口唇缓慢吹气1秒,观察胸廓隆起。
    • 连续给予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
    • 按压与呼吸比例: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30:2)。
    • 替代方案:若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可仅做持续胸外按压。
  7. 持续监测与轮换
    • 每2分钟轮换按压者以避免疲劳,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肢体活动等生命迹象。
    • 若患者恢复有效自主循环(如可触及颈动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应将其置于复苏体位(侧卧位)并密切监护,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规范

  1. 开启AED
    • 将AED放置在患者头侧、施救者同侧,打开电源(部分机型开盖即自动开机),依据语音提示操作。
  2. 安放电极片
    • 成人
      • 一片电极片贴在患者右上胸壁(锁骨下方)。
      • 另一片贴在左乳头外侧,上缘距腋窝约7厘米。
    • 儿童(8岁以下或体重<25kg)
      • 一片贴于前胸部正中位,另一片贴于背部中央(前后位)。
      • 体格较大的儿童可按成人位置贴放。
    • 注意事项
      • 贴放前需擦干患者胸部汗液,清除过多胸毛(紧急情况可忽略)。
      • 若患者装有心脏起搏器,电极片需避开起搏器位置至少2.5厘米。
      • 避免将电极片贴在药物贴片上,以防皮肤灼伤。
  3. 分析心律
    • 电极片连接完成后,AED会自动分析心律。此时需大声呼喊“请不要接触患者”,确保无人接触患者,避免干扰分析结果。
  4. 电击除颤
    • 若AED提示“建议除颤”,再次确认无人接触患者,待AED充电完成后,按下“电击”按钮(半自动AED)或等待AED自动放电(全自动AED)。
    • 电击后操作:立即继续胸外按压,2分钟后AED会再次自动分析心律。
  5. 持续CPR与重复操作
    • 电击完成后,若患者未恢复呼吸及心跳,应持续进行CPR(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深度5-6厘米),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 重复AED分析心律与除颤操作,直至医护人员赶到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

三、关键注意事项

  1. 避免继发性伤害
    • 按压时需保证胸廓充分回弹,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肋骨骨折。
    • 人工呼吸时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若患者呕吐需立即清理口腔。
  2. 非专业人员操作建议
    • 未经培训者可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避免因操作不当延误抢救。
    • 日常应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掌握AED使用方法,家中可备急救呼吸膜避免直接接触。
  3. 抢救成功后处理
    • 心肺复苏成功后仍需送医进一步治疗,排查心脏骤停原因并预防并发症。
    • 期间注意保暖,记录抢救时间线(如开始按压时间、AED使用时间等)。

四、家庭急救技能培训建议

  1. 定期参与急救课程
    • 参加红十字会、医院或专业机构举办的急救培训,掌握CPR与AED操作技能。
  2. 家中配备急救设备
    • 在家庭显眼位置放置AED,并确保所有家庭成员知晓其位置与使用方法。
    • 备齐急救包(含纱布、绷带、消毒用品等)与急救呼吸膜。
  3. 模拟演练
    • 定期与家人进行急救模拟演练,熟悉操作流程,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女性更年期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的生理阶段,常伴随潮热、盗汗、情绪波动、骨质疏松等症状。激素替代疗法(HRT)与自然调理方案是两种主流干预方式,其效果...
2025-10-20 17:29:40
一、冷敷与热敷的核心作用与适用阶段 冷敷(急性期:伤后24-48小时) 作用 :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降低神经敏感度;抑制炎症反应。 适用场景 :扭伤、拉...
2025-10-20 17:26:36
一、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关键营养素 作用机制 叶酸参与胎儿神经管闭合过程,孕早期(前12周)缺乏可能导致无脑儿、脊柱裂等严重畸形。研究显示,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每日...
2025-10-16 14:01:30
一、饮食禁忌清单 慢性胃炎患者需严格避免以下食物,以减少胃黏膜刺激、防止炎症加重: 辛辣食物 辣椒、花椒、芥末、生姜、大蒜等,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引...
2025-10-16 14:00:16
青少年近视防控新策略应聚焦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与用眼习惯优化组合,通过自然光刺激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同时结合20-20-20法则、正确读写姿势及饮食调整,形成多维...
2025-10-16 13: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