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饮食模式的核心特点
江南饮食模式被誉为“中国最健康的饮食模式”,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食材选择
- 主食:以米饭为主,搭配糙米、薯类等全谷物,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全谷物占比达主食的1/3以上,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
- 蔬菜与豆制品:大量摄入青菜、笋、茭白等蔬菜,以及豆腐、豆浆等豆制品,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植物蛋白及抗氧化物质。
- 优质蛋白:以鱼虾等水产品为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DHA、EPA),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每周至少摄入2次鱼虾,适量补充禽肉、蛋类,减少红肉比例。
2. 烹饪方式
- 低温烹饪:偏好清蒸、炖煮、凉拌等低温烹饪方法,减少油盐使用,保留食材原味。避免高温煎炸,降低致癌物和油脂摄入。
- 少油少盐:每日烹调用油控制在25克以内,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符合“三减三健”健康理念。
3. 营养结构
- 低盐、低脂、高纤维: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准则,有效降低慢性病风险。
- 多样化饮食: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注重深色蔬菜、菌菇、坚果的补充,确保营养均衡。
二、江南饮食与长寿的关联
1. 降低慢性病风险
- 心血管健康:江南饮食模式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其低盐、低脂特点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 代谢性疾病防控:高纤维、低升糖指数的食物结构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风险。研究显示,江南地区肥胖及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南低北高”,与饮食模式密切相关。
2. 符合中国本土化需求
- 贴近传统习惯:相较于地中海饮食或DASH饮食,江南饮食更贴近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食材资源,如以米饭为主食、常用豆制品等,推广可行性更高。
- 科学烹饪方式:蒸煮等低温烹饪减少营养流失,避免油炸产生反式脂肪酸,同时降低热量摄入,有助于体重管理。
3. 江南地区百岁老人的饮食习惯
- 主食偏好:百岁老人主食以杂粮、米和面粉为主,近八成每天主食摄入量在4-7两之间。偏好杂粮粥、菜粥、八宝粥等轮换食用,且对粥油(米汤精华)情有独钟。
- 食材选择:喜欢吃自家地里种的蔬菜,强调食材新鲜,鱼要现场剖的,瓜果要当天摘的。90%以上的百岁老人经常吃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
- 饮水习惯:七成多的百岁老人喜欢喝水,有早晨起来喝水的习惯,且近九成常喝白开水。
- 调味品使用:几乎每天都离不开葱姜蒜,不仅作为调味品,有时还作为下饭菜。葱姜蒜具有消毒、杀菌、镇痛、健胃等功效。
三、结论
江南饮食模式通过科学的食材选择、烹饪方式及营养搭配,形成了低盐、低脂、高纤维的健康饮食结构。这种饮食模式不仅符合中国本土化需求,还能有效降低慢性病风险,促进整体健康。同时,江南地区百岁老人的饮食习惯也进一步印证了这种饮食模式的健康效益。因此,江南饮食模式被认为是该地区百岁老人较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责编: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