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触伤者前,先确保环境安全(Safe),避免发生二次事故。然后进行快速评估:
询问与观察:
询问伤者感觉如何,哪里疼痛。
观察腿部形态:是否出现明显的畸形、肿胀、淤青?伤腿是否处于一个不正常的扭转或弯曲姿态?与健侧腿对比。
观察表情:伤者是否面色苍白、出冷汗、表情痛苦?
关键决策:
如果腿部出现明显畸形、剧痛、无法动弹:极有可能发生了骨折或严重韧带撕裂/断裂。切勿试图让伤者站立或行走!
如果只是轻微肿胀,疼痛可控,且无畸形:可能是轻度扭伤,但仍需谨慎处理。
目标是完全限制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保持受伤下肢在一条直线上(中立位)。
滑雪板:最好的天然夹板。
滑雪杖:用于辅助固定。
绷带、腰带、运动绷带、绳子、围巾、衣物等:任何可用于捆绑的条状物。
保持原位:除非环境极度危险(如处于雪道中央),否则不要移动伤者。让伤者平躺或半躺,尽量放松。
临时夹板固定法(首选):
长度:夹板长度应上至大腿中部,下超过脚踝。
放置:将另一块滑雪板、几根滑雪杖捆在一起、或其他直挺的物体(如树枝、雪杖)放在伤腿的外侧。
捆绑:使用绷带、腰带等,在大腿中部、膝盖上方、膝盖下方、小腿中部、脚踝上方这五个点进行捆绑固定。
松紧度:捆绑的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既要牢固,又不能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注意:绝对不要试图将变形的腿“掰直”来上夹板!就在现有位置上进行固定。
健肢固定法(无材料时):
如果没有任何材料,可将伤腿与健侧腿捆绑在一起。
在双膝之间垫上软物(如手套、帽子),然后在大腿、膝盖附近、脚踝上方三个点进行捆绑,利用健侧腿作为天然夹板。
利用自身滑雪板固定(推荐):
不要脱下伤者的滑雪鞋和滑雪板(除非鞋子过紧肿胀加剧)。滑雪鞋本身就是极好的踝关节固定器,而滑雪板则是超长的天然夹板。
让伤腿保持原状,用绷带或绳索将双膝和双踝(滑雪鞋)捆绑在一起,同样在五个点固定,利用健侧腿和滑雪板来制动伤腿。
原则:非专业人员切勿独自拖拽或背负伤者下山!
呼叫救援:
立即联系滑雪场巡逻队(Ski Patrol)或拨打急救电话。清晰告知您的具体雪道名称、标志物、伤者情况。
如果是在偏远地区(Backcountry),应使用卫星通讯设备(如Garmin inReach)或手机求救。
保暖与安慰:
用保温毯、羽绒服等包裹伤者身体,防止失温。雪地温度很低,静止不动会很快导致体温下降。
不断与伤者交流,给予安慰,保持其清醒和冷静。
等待专业救援:
滑雪场巡逻队受过专业训练,配有雪地救援 sled(担架)、真空夹板等专业设备,能安全、平稳地将伤者转运下山。
下山后:
遵循“R.I.C.E.”原则:
Rest(休息):绝对制动,不要负重。
Ice(冰敷):用雪袋或冰袋包裹毛巾敷在膝盖周围(切勿直接接触皮肤),每次15-20分钟,可多次进行,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Compression(加压):用弹性绷带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从脚踝向膝盖),同样不要过紧。
Elevation(抬高):将伤腿抬高,最好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帮助消肿。
及时就医:
必须前往医院进行X光检查以排除骨折,并进行MRI(核磁共振) 检查以明确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的损伤程度,由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保守或手术)。
保:保障现场安全。
评:评估伤情,禁止站立。
固:利用手边材料(滑雪板、雪杖)进行临时固定,不掰直。
呼:立即呼叫专业救援。
暖:为伤者保暖,等待救援。
医:下山后立即送医详细检查。
谨慎行事,安全第一。希望所有滑雪者都能快乐出发,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