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是一种通过氢化处理工业生产出的不饱和脂肪酸,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且隐蔽的,会通过破坏心血管系统、干扰代谢功能、引发炎症反应、损害神经系统、影响生育能力等途径,悄无声息地摧毁人体健康。
反式脂肪酸会显著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水平,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好胆固醇”)水平。这种“一升一降”的双重作用,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每增加2%的能量来自反式脂肪酸,冠心病发病率就会增加23%。此外,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凝聚力,提高血栓形成的风险,对老年人尤其危险。
反式脂肪酸不易被人体分解代谢,容易在体内蓄积,特别是在腹部堆积,导致肥胖。这种脂肪沉积与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反式脂肪酸还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从而升高2型糖尿病的患病概率。一项大型研究指出,每天多摄入5克反式脂肪酸,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39%。
反式脂肪酸具有促炎性作用,会激活体内炎症反应,加重各种慢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等。长期的无菌性炎症刺激还会损害胰腺的胰岛细胞,导致糖耐量下降,进一步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反式脂肪酸对青少年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可能造成不良影响,长期摄入还可能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来说,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还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儿的生长发育,包括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反式脂肪酸会减少男性雄激素的分泌,对精子的活性产生负面影响,中断精子在身体内的作用过程,从而影响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