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护理技巧全解析

2025-07-19 11:46:58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核心结论

压疮(褥疮)是长期卧床老人的头号皮肤威胁,但通过科学护理可实现100%预防。关键在于“2小时翻身法则”+“皮肤减压五步法”+“环境营养双支持”,三者协同可降低90%的压疮发生风险。

一、压疮形成机制与高危因素

1. 压疮的“四重打击”

  • 压力:持续>2小时的局部压迫(如骶尾部、脚跟)导致毛细血管闭塞。
  • 剪切力:身体滑动时皮肤与床面摩擦(如半卧位时臀部下滑)。
  • 潮湿:汗液、尿液浸渍使皮肤屏障功能下降50%。
  • 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导致组织修复能力下降70%。

2. 高危部位图谱

  • 优先监测区:骶尾部(80%压疮首发)、髋部、脚跟、肘部、肩胛骨。
  • 隐形风险区:耳廓(长期侧卧)、枕部(使用气垫床时易忽视)。

二、科学护理技巧:分阶段实施

1. 基础护理:每日必做项

(1)2小时翻身法则

  • 频率: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可延长至3小时(需结合老人舒适度)。
  • 姿势
    • 侧卧位:背部垫软枕,双腿间夹小枕,避免髋部直接接触。
    • 仰卧位:骶尾部垫水垫或泡沫减压垫,脚跟用悬空支架。
  • 记录:使用翻身记录卡,标记时间、姿势及皮肤状态。

(2)皮肤减压五步法

  • 清洁
    • 温水(38-40℃)轻柔擦拭,避免用力摩擦。
    • 失禁后立即用弱酸性湿巾(pH5.5)清洁,减少刺激。
  • 保湿:涂抹含尿素或羊毛脂的润肤霜,每日2次。
  • 减压
    • 使用气垫床(交替压力型)或泡沫床垫(密度≥40kg/m³)。
    • 局部贴敷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如美皮康),减少摩擦。
  • 观察:每日检查皮肤,重点查看红斑、硬结或水疱。
  • 防护:骨突处(如髂前上棘)垫软棉圈,避免直接受压。

2. 进阶护理:针对高危人群

(1)营养支持方案

  • 蛋白质:每日1.2-1.5g/kg(如60kg老人需72-90g),优先选择乳清蛋白粉。
  • 维生素与矿物质
    • 维生素C(100mg/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 锌(15mg/日):加速伤口愈合。
    • 维生素D(800IU/日):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 水分:每日1500-2000ml,心衰患者需遵医嘱控量。

(2)体位调整技巧

  • 30度侧卧位:使用三角枕支撑,减少骶尾部压力。
  • 坐位减压:轮椅使用者每1小时抬臀10秒,或使用凝胶坐垫。
  • 足部保护:脚跟悬空或垫软枕,避免床尾抬高>30度(增加剪切力)。

3. 特殊场景应对

(1)失禁相关性皮炎(IAD)

  • 处理
    • 清洁后涂抹氧化锌软膏或凡士林,形成保护膜。
    • 使用含益生菌的护肤产品(如乳酸杆菌制剂),调节皮肤微生态。

(2)已有压疮的护理

  • Ⅰ期(红斑):解除压迫,局部冷敷(10分钟/次,每日3次)。
  • Ⅱ期(水疱):无菌注射器抽液,保留疱皮,覆盖水胶体敷料。
  • Ⅲ-Ⅳ期(溃疡):清创后使用银离子敷料或负压吸引,每日换药。

三、家庭护理实用工具与资源

1. 减压设备选择

  • 经济型
    • 鸡蛋托垫(自制):用无菌纱布包裹,垫于骨突处。
    • 荞麦壳枕:透气性好,可塑性强。
  • 升级型
    • 交替压力气垫床(如雅博医疗款):动态充气,减少局部压迫。
    • 泡沫减压垫(如罗曼医疗款):密度40kg/m³,分散压力效果佳。

2. 皮肤监测工具

  • 红斑识别:使用伍德灯(紫外线照射)观察,压疮早期红斑呈珊瑚红色。
  • 温度监测:红外线测温仪检测局部皮肤温度(压疮区温度通常降低1-2℃)。

3. 护理记录模板

 

时间 翻身姿势 皮肤状态(正常/红斑/水疱) 特殊处理(如敷料更换) 护理者签名
08:00 右侧卧位 正常 王护士

 

四、误区澄清与禁忌行为

  • 误区1:“按摩受压部位可促进血液循环” → 按摩可能加重组织损伤,正确做法是解除压迫而非揉搓。
  • 误区2:“使用环形垫圈保护骨突” → 环形垫圈可能加重局部压迫,应改用软枕或泡沫垫分散压力。
  • 误区3:“压疮是卧床必然结果” → 通过科学护理,压疮完全可以预防。

总结:压疮预防的“3-2-1”原则

  • 3大核心措施
    1. 每2小时翻身并记录。
    2. 使用减压设备(气垫床/泡沫垫)与敷料。
    3. 保证营养摄入(蛋白质+维生素)。
  • 2个观察重点
    • 皮肤颜色变化(尤其红斑)。
    • 局部温度与湿度异常。
  • 1个紧急原则:发现压疮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加重损伤。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核心结论 喝骨头汤补钙是典型误区 :其钙含量极低(每100克仅2-4毫克),且含大量脂肪、嘌呤和钠,长期饮用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晒太阳是更有效的补钙辅助手段 :每天...
2025-07-19 11:40:45
一、保暖:冬季血压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1. 关键保暖部位与措施 头部与颈部 : 佩戴毛线帽或围巾,减少热量散失(头部散热占全身30%)。 避免颈部受凉引发血管痉挛(如高领毛...
2025-07-19 11:37:00
关键早期信号解析 1. 执行功能下降(计划与决策能力丧失) 表现 : 无法完成原本熟悉的复杂任务(如按步骤做饭、管理账单)。 制定计划时逻辑混乱(如购物清单遗漏必需品)...
2025-07-19 11:27:22
一、跌倒后立即行动:避免二次伤害 1. 保持冷静,评估环境 不要急于起身 :立即起身可能导致骨折移位、内脏损伤或加重伤势。 检查周围安全 :确保无尖锐物品、湿滑地面等危...
2025-07-19 11:08:35
核心结论 激素替代疗法(HRT)是缓解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但其风险与获益需个体化评估。 短期(<5年)使用且严格遵循适应症的女性,获益显著大于风险 ;...
2025-07-19 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