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广告监管加强:如何识别虚假宣传?

2025-07-15 14:03:25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监管政策动态

1. 国家层面

  • 《医疗广告监管工作指南》(2025年5月发布):
    • 定义与原则:明确医疗广告需经审查,禁止在未成年人媒介发布,加大对青少年近视防控等领域的处罚力度。
    • 处罚规则
      • 轻微违规:如广告内容仅限医疗机构基本信息且与备案一致,可不予处罚。
      • 严重违规:涉及癌症、青少年近视防控等虚假宣传,依法从重处罚。
      • 程序违规:未经审查或超出有效期发布广告,根据情节轻重处罚。

2. 地方层面

  • 典型案例
    • 广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葛根素治愈冠心病、尿毒症”,被罚50万元。
    • 南京:某医美机构宣称设备“全球第一”且无法证明,被罚22.47万元。
    • 张家港:某养生馆宣称产品“修复细胞”,被罚10万元。

二、虚假宣传常见手段

1. 功效夸大

  • 绝对化用语:如“根治”“药到病除”“无副作用”。
  • 虚构案例:通过“患者见证”或“病例”推荐产品,如某公司虚构“3年腰腿疼痛消失”案例。

2. 虚假背书

  • 冒用权威:虚构专家、机构名义,如“知名老中医”在线问诊。
  • 伪造数据:宣称“日产80万瓶”“20余年实力大厂”但无证据。

3. 混淆概念

  • 保健品与药品混为一谈:如某公司宣称保健食品“具有治疗效果”。
  • 免费陷阱:通过赠送礼品吸引消费者,后续诱导购买高价产品。

4. 程序违规

  • 未经审查: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即发布广告。
  • 内容不符:广告与审查样件不一致,如调整背景颜色、字体等非核心内容。

三、识别方法与技巧

1. 查资质

  • 机构资质:核实是否为合法医疗机构,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备案信息。
  • 广告审查:确认广告是否经过审查,查看《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及编号。

2. 验内容

  • 警惕绝对化用语:如“唯一”“最”“根治”等。
  • 对比诊疗范围:如某诊所宣称可治疗“尿毒症”但无相关资质。

3. 看渠道

  • 正规渠道:优先选择医院、药店或官方认证电商平台。
  • 警惕来源:拒绝流动摊贩、会销场所及不明来源的网购链接。

4. 留证据

  • 保存凭证:广告截图、宣传资料、购买凭证等。
  • 记录承诺:如“无效退款”等口头保证,便于维权。

四、举报途径与法律责任

1. 举报方式

  • 热线举报: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在线举报。
  • 书面材料: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交证据。

2. 法律责任

  • 行政处罚:虚假广告发布者可能面临罚款、吊销执照等处罚。
  • 刑事责任:情节严重者(如致人伤亡)追究刑事责任。
  • 消费者维权: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

五、案例警示

1. 典型案例

  • 案例1:广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被罚50万元。
  • 案例2:南京某医美机构因设备虚假宣传被罚22.47万元。
  • 案例3:张家港某养生馆伪造产品功效被罚10万元。

2. 消费者应对

  • 老年人警惕:避免“温情营销”“免费陷阱”,不轻信“亲情牌”推销。
  • 及时验证:遇到可疑广告,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实性。

六、总结

在医疗广告监管加强的背景下,消费者需提高警惕,通过查资质、验内容、看渠道、留证据等方式识别虚假宣传。同时,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形成震慑,共同维护医疗广告市场秩序。如遇虚假宣传,及时举报并保留证据,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一、国家政策框架与核心标准 1. 《老年安宁疗护病区设置标准》(2025年2月实施) 适用范围 :各级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的老年安宁疗护病区。 核心要求 : 环境配置 :独...
2025-07-15 14:26:55
一、违法行为的界定与法律依据 1. 超出备案范围开展医疗活动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五十四条。 违法情形 : 中医诊所超出备案范围开展...
2025-07-15 14:00:52
一、国家层面政策:医保目录调整与商保创新 1.1 医保目录调整机制 双目录并行 :2025年首次设立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商保目录) ,与基本医保目录同步申报,形成基...
2025-07-15 13:55:14
一、医疗纠纷处理的基本原则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处理医疗纠纷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公平、公正、及时 :以事实为依据,依法处理,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平等保护。 ...
2025-07-15 13:48:37
一、政策法规基础:合法性的核心依据 1.1 核心法规框架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 (2018年发布,2025年仍有效) 明确互联网诊疗仅限 常见...
2025-07-15 13: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