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按摩此穴可疏风解表、清头明目,快速缓解头部胀痛、偏头痛和眼睛疲劳。
风池穴:属于足少阳胆经。按摩此穴可祛风散寒、疏通头面部气血,对后脑勺疼痛、颈源性头痛、感冒引起的头痛特别有效。
位置:在头面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食指宽度)的凹陷处。按压时能感觉到明显的酸胀感。
姿势:坐姿或仰卧,身体放松,闭上眼睛。
手法:用双手的食指或中指的指腹(用指腹,不要用指甲)同时按压两侧太阳穴。
操作:
按压法:先用适当力度向下按压,感到酸胀为宜,保持10秒,然后放松。重复5-10次。
揉按法:以指腹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轻柔旋转揉动,力度由轻渐重,持续1-2分钟。
组合:通常先按压再揉按,效果更佳。
力度要轻柔、持久,切忌用暴力。
按摩的同时做缓慢的深呼吸,有助于放松和增强效果。
位置: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简易找法:双手掌心贴住耳朵,拇指自然上推,碰到后颈部的硬骨(枕骨),往下滑动的第一个大凹陷处,左右各一。按压时会有明显的酸、胀、麻感,甚至向上传导。
姿势:坐直,头微低,身体放松。
手法:用双手的拇指指腹分别抵住两侧风池穴,其余四指自然扶在头侧部。
操作:
按压法:两拇指同时用力,向上(朝向头顶方向)顶按,感到酸胀感为宜,保持10秒,然后放松。重复5-10次。
揉按法:用拇指指腹做环状揉动,力度以感到酸胀但舒适为度,持续1-2分钟。
拿捏法: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捏拿起两穴之间的肌肉,一拿一放,反复5-10次。
按摩风池穴的力度可稍重于太阳穴,但仍需以舒适为度。
按摩时头部可稍微后仰,以方便操作和增强刺激。
最佳实践组合:按摩时,可以先从风池穴开始,疏通颈部气血,再按摩太阳穴,缓解头部紧张。配合深呼吸,效果加倍。
持续时间:每个穴位总共按摩1-3分钟即可,不必过久,每日可进行多次。
禁忌人群:
如果头痛是突发、剧烈、爆炸样的,或伴有高烧、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症状,切勿按摩,应立即就医,这可能是严重疾病的信号。
穴位局部有湿疹、破损、炎症时避免按摩。
孕妇、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辅助增强效果:
环境:在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中按摩。
热敷:按摩后用热毛巾敷一下颈后部,可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让效果更好。
找准穴位:准确找到太阳穴和风池穴。
采用舒适姿势:坐下,放松,闭眼。
先按风池:用拇指向上顶按和揉按风池穴1-2分钟。
再按太阳:用食指指腹轻柔旋转揉按太阳穴1-2分钟。
配合呼吸:整个过程保持缓慢深长的呼吸。
坚持日常:头痛时立即操作,平时每日坚持1-2次也有很好的预防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