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早期识别与紧急应对全攻略,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5-09-25 13:55:27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早期识别:牢记“FAST”原则,抓住关键信号

脑卒中(中风)的早期症状可能突然出现且进展迅速,及时识别是抢救成功的第一步。可通过以下核心症状快速判断:

  1. F(Face,面部)
    • 症状:一侧面部下垂或麻木,微笑时嘴角歪斜、鼻唇沟变浅。
    • 测试方法:让患者尝试鼓腮、露齿,观察是否对称。若无法完成,需高度警惕。
  2. A(Arm,手臂)
    • 症状: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表现为持物坠落、行走拖步。
    • 测试方法:让患者平举双臂,观察是否有一侧下垂或无法抬起。
  3. S(Speech,言语)
    • 症状:言语不清、词不达意或完全无法发声,可能伴随吞咽困难、流涎。
    • 测试方法:要求患者重复简单句子(如“今天天气很好”),观察是否构音不清或用词错误。
  4. T(Time,时间)
    • 关键行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记录症状出现时间。静脉溶栓需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取栓手术需在6-24小时内完成,时间每延误1分钟,脑细胞死亡约190万个。

其他高危信号

  • 突发剧烈头痛(炸裂样疼痛),伴恶心呕吐;
  • 视力突然下降(眼前黑蒙、视物成双或视野缺损);
  • 行走不稳、醉酒步态或平衡失调;
  • 意识模糊、嗜睡或突发晕厥。

二、紧急应对:科学处理,避免二次伤害

发现疑似脑卒中症状时,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异物(如呕吐物、假牙),防止误吸导致窒息。
    • 若患者意识不清,解开衣领、腰带,确保呼吸顺畅。
  2. 避免随意移动患者
    • 除非环境危险(如火灾、溺水),否则保持患者平卧位,头部垫高15-30度。
    • 禁止摇晃患者头部或背驮转运,以免加重脑出血或脑水肿。
  3. 记录关键信息
    • 准确告知急救人员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发病时间及当前症状。
    • 记录患者最后正常时间(如最后一次说话、行走无异常的时间),为医生判断溶栓窗口期提供依据。
  4. 心理支持与安抚
    • 家属保持冷静,用温和语气与患者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导致血压骤升。

三、急救误区:这些行为可能致命!

  1. 自行服药
    • 禁止给患者喂水、药物或食物,以免误吸或药物相互作用加重病情。
    • 例如:阿司匹林可能加重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风险。
  2. 等待症状缓解
    • 脑卒中症状可能短暂消失(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但约1/3的患者会在24小时内发展为完全性卒中,必须立即就医。
  3. 盲目转运
    • 避免自行驾车送医,急救车配备心电监护、溶栓药物及专业医护人员,可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四、预防策略:从源头降低风险

  1. 控制基础疾病
    • 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定期监测并遵医嘱服药。
    • 糖尿病: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
    • 房颤:遵医嘱抗凝治疗,预防心源性脑栓塞。
  2. 健康生活方式
    • 饮食:低盐(每日<5克)、低脂、低糖,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及深海鱼摄入。
    • 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抗阻训练(如弹力带)。
    •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速动脉硬化,酒精摄入需控制在男性每日<25克、女性<15克。
    • 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 定期体检与筛查
    • 40岁以上人群每年测量血压、血脂,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检查。
    • 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者)可考虑脑卒中风险评估(如Framingham评分)。

五、康复与长期管理

  1. 急性期治疗
    • 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阿替普酶)、血管内取栓术。
    • 出血性脑卒中: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甘露醇)、预防血管痉挛(尼莫地平)。
  2. 恢复期康复
    • 肢体功能训练: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及平衡训练。
    • 语言康复:通过发音练习、阅读理解训练改善失语症状。
    • 心理干预: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约30%,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
  3. 二级预防
    • 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药,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和头颅CT。
    • 出现头痛加重、意识改变或新发症状时,立即返院就诊。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肺癌早期症状常不典型,但通过关注以下蛛丝马迹可实现早期识别,关键信号及解析如下: 一、核心症状:需高度警惕的五大表现 持续性咳嗽 特征 :刺激性干咳或阵发性咳嗽,持...
2025-09-25 13:56:56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病,其防控需从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心理管理等多维度综合干预,以下为具体防控要点解析: 一、饮食调整:精准控盐,营养均衡 严格限盐 每日食盐...
2025-09-25 13:33:56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引发的高血压,其外科治疗以手术切除为核心,结合肿瘤性质、大小及患者状况选择术式,同时需关注术前准备、术后管理以及多学科协作,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
2025-09-23 14:49:15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正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成为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截至2025年,全球患者已突破5700万,中国患者超1300万,预计2050年全球...
2025-09-23 14:47:58
慢性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是全球范围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超过20%的成年人。其管理需突破单纯止痛的局限,转向 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 。本文从运动康复、生活方式...
2025-09-23 14: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