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原则
- 蛋白质总量控制
- CKD 1-2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0.8g/kg理想体重(如60kg体重约48g/天)。
- CKD 3-5期:降至0.6-0.8g/kg(如60kg体重约36-48g/天),其中优质蛋白占比≥50%。
- 透析患者:需适当提高至1.0-1.2g/kg,需遵医嘱调整。
- 热量充足保障
- 每日热量摄入需达30-35kcal/kg体重(如60kg体重约1800-2100kcal/天),防止营养不良。
二、低蛋白食材替换策略
原食材 |
替换方案 |
营养保留技巧 |
主食(高蛋白) |
大米(2-3g蛋白/100g) |
替换为麦淀粉、藕粉、红薯、土豆粉(0-1g蛋白/100g) |
肉类(高蛋白) |
猪肉(15-20g蛋白/100g) |
替换为鸡胸肉、鱼、虾(15-20g蛋白/100g)或大豆制品(豆腐、豆浆) |
蔬菜(中高蛋白) |
豆类(如豌豆,5g蛋白/100g) |
替换为瓜类蔬菜(冬瓜、黄瓜,0-1g蛋白/100g)或绿叶菜(如菠菜,2g蛋白/100g) |
豆制品(高蛋白) |
黄豆(17-20g蛋白/100g) |
替换为低蛋白豆腐((如嫩豆腐,3g蛋白/100g)或适量大豆分离蛋白 |
三、营养保留关键技巧
- 主食替代方案
- 麦淀粉馒头:小麦淀粉与少量面粉混合制作,减少蛋白质摄入。
- 红薯南瓜糕:红薯泥与藕粉混合蒸制,提供膳食纤维和热量。
- 粉丝炒土豆粉:替代部分主食,增加饱腹感且低蛋白。
- 优质蛋白分配
- 早餐:1个鸡蛋+200ml牛奶(约12g优质蛋白)。
- 午餐/晚餐:清蒸鱼(80g约16g蛋白)+鸡胸肉(50g约10g蛋白)。
- 大豆制品:豆腐(100g约8g蛋白),每日不超过100g。
- 控磷控钾策略
- 低磷食材:白菜、黄瓜、苹果;避免动物内脏、坚果。
- 低钾技巧:蔬菜焯水后烹饪,水果选择西瓜、木瓜(钾含量低)。
- 健康脂肪补充
- 植物油:橄榄油、山茶油(每日25-30g),提供热量且不增加蛋白负担。
- 坚果:少量杏仁(10g约2g蛋白),补充维生素E但需控量。
四、推荐食谱示例(以60kg体重为例)
早餐
- 麦淀粉馒头(100g,约1g蛋白)
- 水煮蛋(1个,7g蛋白)
- 低脂牛奶(200ml,6g蛋白)
- 凉拌黄瓜(100g,2g蛋白)
总蛋白:约16g
午餐
- 清蒸鲈鱼(80g,16g蛋白)
- 麦淀粉米饭(150g,2g蛋白)
- 炒白菜(200g,4g蛋白)
- 油(5g,0蛋白)
总蛋白:约22g
晚餐
- 鸡胸肉炒西芹(鸡胸肉50g,10g蛋白;西芹150g,3g蛋白)
- 番茄蛋汤(番茄100g,1g蛋白;鸡蛋1个,7g蛋白)
- 蒸南瓜(100g,1g蛋白)
总蛋白:约22g
全天总蛋白:约60g(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至45-48g)
五、特殊情况处理
- 高钾血症
- 避免香蕉、橙子、土豆;选择苹果、葡萄(钾含量低)。
- 蔬菜焯水后烹饪,减少钾含量。
- 水肿或高血压
- 严格限盐(每日≤3g),避免酱油、酱料。
- 限制饮水(每日饮水量=前日尿量+500ml)。
- 营养不良风险
- 在医生指导下补充α-酮酸制剂,减少尿素生成。
- 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必要时使用低蛋白营养补充剂。
六、长期管理建议
- 定期监测:每3个月检查肾功能、电解质、营养指标(如白蛋白)。
- 个性化调整:根据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动态调整蛋白摄入量。
- 专业指导:咨询肾内科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
[责编: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