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常识
>正文
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每日检查要点与溃疡预防
2025-08-23 09:40:22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每日检查要点
1.
足部清洁
水温控制
:每天用37℃左右的温水洗脚,避免烫伤。使用中性肥皂,洗脚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彻底擦干
:洗后用柔软的白色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缝间,防止真菌滋生。
保湿护理
:洗脚后涂抹无刺激性护肤霜或凡士林,保持皮肤湿润,但避免在趾缝间使用。
2.
足部检查
检查部位
:每天检查双脚,包括足底、趾缝、脚背、脚踝等部位。使用镜子辅助观察难以看到的区域,或请家人帮助检查。
检查内容
:
皮肤状况
:是否有水泡、伤口、鸡眼、老茧、红肿、皮肤颜色异常(如发白、发紫)或温度变化。
趾甲状态
:趾甲是否过长、内嵌或损伤周围皮肤。
趾缝健康
:是否有潮湿、发白或真菌感染迹象。
3.
趾甲护理
修剪方法
:沿直线平剪趾甲,避免剪得太短或太靠近皮肤,不要剪伤甲沟。修剪后用锉刀磨平边缘。
修剪时间
:建议在洗脚后趾甲较软时修剪,或请家人协助。视力不佳者应避免自行修剪。
4.
鞋袜检查
鞋子选择
:
选择宽松、透气、合脚的鞋子,避免尖头鞋、高跟鞋或硬底鞋。
新鞋需逐步适应,每天穿1-2小时后检查足部是否有压红或摩擦。
糖尿病患者可考虑使用专用减压鞋或鞋垫。
袜子选择
:
穿浅色、棉质、透气性好的袜子,避免过紧或破洞。
每天更换袜子,保持清洁,避免合成纤维材质。
5.
避免受伤
禁止赤脚
:无论室内外,均需穿拖鞋或袜子,防止踩到尖锐物品。
远离热源
: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直接暖脚,以防烫伤。
专业处理
:避免自行处理鸡眼、老茧或使用化学制剂,应寻求医生帮助。
二、溃疡预防措施
1.
控制血糖
药物治疗
:严格遵循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
目标范围
:保持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
饮食管理
: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避免高糖食物。
2.
促进血液循环
适度运动
:
每天进行足部运动(如踮脚尖、勾脚背、转动脚踝)或全身运动(如散步、太极拳)。
避免长时间行走或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
保暖措施
:避免足部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但不要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直接接触足部。
轻柔按摩
:按摩足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用力过猛造成微小损伤。
3.
预防感染
保持干燥
:避免足部接触污水或潮湿环境,出汗多时及时更换袜子。
及时就医
:发现任何伤口、红肿或感染迹象(如脓性分泌物、发热)时,立即就医,不要自行处理。
4.
选择合适的鞋袜
鞋子要求
:透气、宽松、有足够支撑,鞋头宽敞,鞋底柔软且有防滑设计。
袜子要求
:无接缝、棉质或专用糖尿病袜,避免紧身袜或合成纤维材质。
5.
定期专业检查
年度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足部专业检查,包括神经功能测试(如用棉签轻触皮肤检查感觉)、血管评估(如足背动脉搏动检查)和皮肤状况评估。
专业处理
:定期请医生处理鸡眼、老茧或修剪趾甲,尤其是视力不佳或行动不便的患者。
6.
其他注意事项
戒烟限酒
:吸烟会损害血管功能,影响血液循环;过量饮酒会干扰血糖控制。
避免久坐久站
: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三、特殊情况处理
足部受伤
:即使是小伤口,也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并尽快就医。
感染迹象
:如伤口红肿、渗液、发热、疼痛加剧或出现异味,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药膏。
神经病变症状
:如足部麻木、刺痛、感觉减退,应及时就医评估神经功能。
四、最佳实践总结
每日必做
:清洁、检查、保湿、正确修剪趾甲、穿合适鞋袜。
每周必做
:检查鞋子内部是否有异物或磨损,更换袜子。
每月必做
:评估足部皮肤状况,如干燥、裂纹或老茧,及时处理。
每年必做
:专业足部检查,更新鞋袜,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最热文章
妊娠期糖尿病管理:控糖饮食的5大原则与食谱示例
孕妇用药黑名单:禁用、慎用药物的妊娠期分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抗病毒药与神经阻滞的介入时机
骨质疏松治疗:双膦酸盐用药频率与钙剂搭配原则
儿童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分龄操作指南
牙周炎如何早期发现?刷牙出血是重要信号
儿童肥胖干预:高糖饮食替代方案与运动激励策略
AI读片准确率:肺结节、乳腺癌的AI辅助诊断局限性
40岁体检必查:胃肠镜、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周期
骨折临时固定:木板、三角巾与自身固定的适用场景
推荐阅读
慢性肾病饮食:低蛋白饮食的食材替换与营养保留技巧
一、核心原则 蛋白质总量控制 CKD 1-2期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0.8g/kg理想体重(如60kg体重约48g/天)。 CKD 3-5期 :降至0.6-0.8g/kg(如60kg体重约36-48g/天),其中优质蛋...
2025-08-23 09:43:28
高血压患者居家监测:早晚血压波动的正常范围解析
一、正常血压范围与诊断标准 1. 诊室血压标准 正常血压 :收缩压 120 mmHg 且 舒张压 80 mmHg。 高血压诊断 :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 140...
2025-08-23 09:31:51
中药煎煮方法:先煎、后下的药材处理与时间控制
一、核心原则:确保药效与安全性 先煎目的 :充分释放有效成分(如矿物、贝壳类),或降低毒性(如附子、乌头)。 后下目的 :保留挥发性成分(如薄荷)或避免热不稳定成分...
2025-08-19 15:52:01
胰岛素注射技巧:腹部与大腿部位的轮换注射法
一、核心原则:避免脂肪增生与注射疼痛 脂肪增生风险 :长期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效率,增加血糖波动风险。 轮换目标 :通过系统性轮换...
2025-08-19 15:49:53
老年人用药风险:多重药物相互作用与简化方案
一、核心风险与评估工具 药物相互作用(DDI) 高危组合 : 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与抗胆碱能药联用,增加谵妄、认知障碍风险。 非选择性1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与抗精...
2025-08-19 15: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