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季的预防措施与疫苗接种重要性

2025-09-10 16:27:03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流感高发季的预防措施

流感高发季的预防需从阻断传播途径、增强个体免疫力、减少暴露风险三方面综合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 阻断传播途径
    • 手部卫生
      • 勤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后;若无洗手条件,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 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减少病毒通过黏膜入侵的机会。
    • 呼吸道防护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使用后的纸巾需立即丢弃并洗手。
      • 在人群密集场所(如超市、医院、公共交通)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降低吸入病毒的风险。
    • 环境消毒
      • 定期清洁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桌面、手机),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
  2. 增强个体免疫力
    • 健康生活方式
      • 保证充足睡眠(成人7-9小时/天),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
      •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如柑橘、猕猴桃)、维生素D(如鱼类、蛋黄)和蛋白质(如鸡蛋、瘦肉)的食物,增强免疫细胞活性。
      • 适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促进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功能。
    • 避免免疫抑制行为
      • 戒烟限酒,减少尼古丁和酒精对免疫细胞的损害。
      •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长期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抑制免疫反应。
  3. 减少暴露风险
    • 避免密集场所
      • 流感高发期减少非必要外出,尤其是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室内游乐场)。
      • 若必须前往,尽量选择人少的时间段,并缩短停留时间。
    • 隔离感染者
      • 家庭成员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肌肉酸痛)时,应居家隔离,避免与健康成员密切接触。
      • 感染者使用过的物品(如餐具、毛巾)需单独清洗并消毒。

二、流感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其重要性体现在个体保护、群体免疫、医疗资源节约三方面:

  1. 降低个体感染风险
    • 抗体产生
      • 疫苗通过模拟流感病毒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如IgG、IgA)。接种后2-4周,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可提供6-8个月的保护。
      • 2025年北京市流感疫苗接种工作于9月10日启动,9-11月是接种黄金期,接种后两周即可产生保护作用。
    • 减轻症状严重程度
      • 即使接种后感染流感,疫苗诱导的免疫记忆可加速病毒清除,缩短病程(平均减少1-2天),并降低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的严重程度。
      • 研究显示,疫苗接种可使儿童流感相关住院率降低60%,成人重症风险降低40%。
  2. 减少并发症与死亡风险
    • 高危人群保护
      • 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如哮喘、糖尿病、心脏病)感染流感后,易引发肺炎、心肌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 疫苗接种可显著降低高危人群的并发症发生率。例如,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后,流感相关死亡率降低50%-80%。
    • 慢性病管理
      • 流感感染会加重慢性病病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心衰患者心功能恶化),疫苗接种可减少此类风险,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构建群体免疫屏障
    • 阻断传播链
      • 当人群中足够比例(通常需60%-80%)接种疫苗时,可形成免疫屏障,减少病毒在社区中的传播,保护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如6月龄以下婴儿、免疫缺陷者)。
      • 例如,学校中儿童疫苗接种率提高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感染风险也会显著下降。
    • 减轻医疗负担
      • 流感爆发期间,医院急诊和住院需求激增,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紧张。疫苗接种可减少流感病例数量,缓解医疗系统压力,确保其他患者(如心脏病、中风患者)能及时获得救治。
      • 据估算,流感疫苗接种每年可为我国节省数十亿元的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经济损失。
  4. 适应病毒变异与季节性流行
    • 疫苗更新机制
      • 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发生抗原漂移或抗原转换,导致疫苗株与流行株匹配度变化。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会根据全球监测数据推荐疫苗组分,确保针对当年流行毒株提供保护。
      • 例如,2025年北京市提供的流感疫苗包含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Victoria系等当前流行毒株。
    • 季节性接种建议
      • 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会随时间减弱,且病毒变异频繁,因此建议每年秋季(9-11月)接种最新疫苗,以获得最佳保护效果。

三、特殊人群的疫苗接种建议

  1. 免费接种人群(以北京市为例):
    • 60岁及以上京籍老年人;
    • 中小学校在校学生;
    • 重点行业一线工作人员(如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养老机构人员);
    • 重大活动应急保障人员。
  2. 自费接种人群
    • 其他年龄段人群(如18-59岁健康成人)可自费接种,费用通常在100-200元之间。
  3. 接种禁忌
    • 对疫苗成分(如鸡蛋蛋白)严重过敏者;
    • 既往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者;
    • 发热或急性感染期患者应推迟接种。

流感高发季的预防需以疫苗接种为核心,结合手部卫生、呼吸道防护、环境消毒等措施,构建多层次防护体系。疫苗接种不仅能降低个体感染风险,还能通过群体免疫保护无法接种的弱势人群,同时减轻医疗系统负担。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每年秋季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并配合日常防护措施,共同应对流感挑战。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一、适宜筛查年龄 一般人群 21岁开始 :此时女性生殖系统发育成熟且多数已有性生活史,过早筛查可能增加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21-29岁 :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
2025-09-10 16:28:25
一、湿疹的发病特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发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核心特征包括: 瘙痒剧烈 : 夜间瘙痒加重,与体内免疫反应及神经敏感性增强相关,常导致瘙...
2025-09-10 16:25:49
失眠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易醒或早醒)或睡眠质量差(醒后仍感疲劳)。长期失眠会导致注意力下降、情绪波动、免疫力降低,甚至增加心血...
2025-09-10 16:24:11
焦虑症是一种以过度担忧、恐惧为核心特征的心理障碍,常伴随躯体症状和认知功能受损。其表现形式多样,但通过科学识别和主动干预,多数症状可有效缓解。 一、焦虑症的核心...
2025-09-10 16:22:31
一、早期识别:关注情绪、行为与生理的预警信号 抑郁症早期症状具有隐匿性和多样性,常被误认为心情不好或暂时疲惫,但持续2周以上的核心症状需高度警惕: 情绪低落 持续悲...
2025-09-10 16: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