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药水正确使用:洗手、抬头与按压泪囊步骤

2025-10-20 17:55:19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眼药水是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干、眼疲劳等问题的常用药物,但若使用方法不当,不仅会影响药效,还可能引发感染等不良反应。以下是眼药水正确使用的详细步骤,涵盖洗手、抬头与按压泪囊等关键环节:

一、使用前准备:洗手与核对药物

  1. 彻底洗手
    •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按“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至少20秒,尤其注意指尖、指缝和手腕部位。
    • 若无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替代,确保双手无菌。
    • 目的:避免手部细菌污染眼药水瓶口或眼睛,降低感染风险。
  2. 核对药物信息
    • 检查眼药水名称、浓度、有效期,确认与医嘱一致。
    • 观察药液是否澄清、无颗粒或变色,若发现异常需丢弃并更换。
    • 注意:开封超过1个月的眼药水通常需丢弃(单剂量包装除外),以防细菌滋生。

二、正确滴药步骤:抬头、定位与滴入

  1. 体位调整
    • 坐姿或仰卧:头部后仰,眼睛向上看(可注视天花板或手指),保持颈部放松。
    • 目的:暴露下眼睑结膜囊,为滴药创造空间。
  2. 拉开下眼睑
    • 用洗净的食指轻轻下拉下眼睑,形成“小口袋”状结膜囊。
    • 避免:直接触碰眼球或睫毛,以防刺激或污染。
  3. 滴入眼药水
    • 瓶口悬空于结膜囊上方1-2厘米,避免接触眼睛或皮肤。
    • 轻挤瓶身,滴入1滴药液(儿童或药量需遵医嘱者可滴2滴)。
    • 注意:滴药后立即松开下眼睑,闭眼休息,勿频繁眨眼或揉眼。

三、关键操作:按压泪囊与闭眼休息

  1. 按压泪囊
    • 用干净食指或棉签轻轻按压内眼角(泪囊区)2-3分钟。
    • 目的:阻止药液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减少全身吸收和副作用(如激素类眼药水可能升高眼压)。
    • 适用药物:含激素、散瞳剂或降眼压药物的眼药水。
  2. 闭眼休息
    • 滴药后闭眼5-10分钟,可轻轻转动眼球,使药液均匀分布。
    • 避免:立即睁眼或低头,以防药液流出。

四、使用后处理:清洁与保存

  1. 清洁瓶口
    • 用干净纸巾或棉签擦拭瓶口残留药液,避免细菌滋生。
    • 切勿:用自来水冲洗瓶口,以防污染。
  2. 妥善保存
    • 拧紧瓶盖,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部分眼药水需冷藏,按说明书要求)。
    • 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或潮湿环境,以防药液变质。

五、特殊情况与注意事项

  1. 双眼用药
    • 若需滴双眼,先滴症状较轻的眼睛,再滴较重的一侧,避免交叉感染。
    • 滴药后用不同纸巾分别擦拭双眼,防止细菌传播。
  2. 儿童用药
    • 家长需先固定儿童头部,避免突然移动导致药液外溢或误伤眼睛。
    • 可采用“躺平式滴药”:让儿童平躺,家长用一手固定头部,另一手滴药。
  3. 佩戴隐形眼镜者
    • 滴药前需摘下隐形眼镜,滴药后至少等待15分钟再佩戴。
    • 例外:某些润滑型眼药水(如人工泪液)可佩戴隐形眼镜时使用,但需确认说明书允许。
  4. 联合用药间隔
    • 若需使用多种眼药水,间隔至少5-10分钟,避免前一种药物被冲出。
    • 顺序:先滴眼药水,后涂眼膏(眼膏黏稠,可能阻碍后续药物吸收)。

六、常见误区与纠正

  1. 误区:滴在眼球中央
    • 纠正:应滴入下眼睑结膜囊,直接滴在眼球上可能刺激角膜,导致眨眼或药液外流。
  2. 误区:多滴几滴效果更好
    • 纠正:结膜囊容量有限,多滴药液无法增加吸收,反而可能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增加副作用。
  3. 误区:滴药后立即睁眼
    • 纠正:需闭眼休息5-10分钟,使药液充分接触眼球表面。

七、不良反应监测

  • 常见反应:短暂刺痛、异物感、视力模糊(通常1-2分钟内缓解)。
  • 严重反应:持续眼红、眼痛、分泌物增多、视力下降,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 过敏处理:若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用清水冲洗眼睛并就诊。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一、皮肤破损处禁止贴敷膏药 感染风险 皮肤破损时,其屏障功能减弱,膏药中的药物成分和基质可能通过破损处直接进入皮下组织或血液循环,引发局部感染(如化脓性炎症)。若...
2025-10-20 17:56:36
一、先煎后下的操作规范 1. 先煎 适用药物 : 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析出 :如矿物类(石膏、龙骨)、贝壳类(牡蛎、珍珠母)。 毒性较强需降毒 :如附子、乌头(需先煎30-6...
2025-10-20 17:53:26
一、未开封胰岛素的储存要求 温度范围 : 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存放在 2℃~8℃ 的环境中,通常为冰箱冷藏室。此温度区间可确保胰岛素的蛋白质结构稳定,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
2025-10-20 17:52:13
一、核心区别:作用机制与适用场景 特性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作用机制 非甾体抗炎药(NSAID),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兼具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仅抑制中...
2025-10-20 17:50:57
感冒多数情况下无须使用抗生素,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按疗程用药 。以下从用药必要性、疗程控制、常见误区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感冒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病毒性感冒 ...
2025-10-20 1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