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常识
>正文
儿童高热惊厥:防止咬舌与送医指征
2025-10-27 17:24:11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防止咬舌的正确操作
使用软质物品保护
操作方法
:用干净的手帕、纱布或软毛巾包裹压舌板、筷子或折叠的硬纸板,轻轻放入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避免直接使用手指或未包裹的硬物,防止被咬伤或损伤口腔黏膜。
注意事项
:
仅在患儿牙关紧闭时放置,若牙关未紧闭或已放松,无需强行放入。
放置后密切观察,若患儿出现呕吐或呼吸急促,需立即取出,防止阻塞气道。
避免错误操作
禁止强行撬牙
:用金属勺柄、钥匙等硬物撬开牙关可能导致牙齿断裂、牙龈出血或口腔损伤。
禁止塞入手指
:家长可能因慌乱将手指伸入患儿口中,易被咬伤且无法有效保护舌头。
二、送医指征:需立即就医的情况
惊厥持续时间过长
标准
:单纯性高热惊厥通常≤5分钟,若超过5分钟未缓解,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需紧急送医。
风险
:长时间惊厥可能导致脑缺氧,引发海马体损伤等后遗症。
伴随严重症状
意识未恢复
:惊厥停止后30分钟内仍意识模糊、呼之不应。
呼吸困难
:出现呼吸急促、面色青紫(发绀)或呼吸暂停。
瞳孔异常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
体温持续≥39℃
:且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无效。
特殊人群或病史
年龄<6个月
:首次发作需排除脑炎、代谢性疾病等严重病因。
年龄>5岁
:高热惊厥在5岁以上儿童中较少见,需警惕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有癫痫家族史
:首次发作后建议进行脑电图检查,排除癫痫可能。
免疫缺陷患儿
:发热时需联合使用抗病毒/抗生素药物,避免单纯依赖退热药。
局灶性抽搐或后遗症
部分性发作
:如一侧肢体抽搐,抽搐后该肢体麻痹(不能动)。
抽搐后呕吐、嗜睡
:可能提示颅内感染(如脑炎)或脑损伤。
三、现场急救与送医前的准备
保持呼吸道通畅
侧卧位
:将患儿平放于地面或床,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松解衣领
:解开领口、腰带,确保颈部无压迫。
清除分泌物
:用干净纱布或棉签轻擦口鼻分泌物,避免刺激咽喉。
物理降温
温水擦拭
:用32-35℃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禁止酒精擦浴或冰敷(可能引发寒战或皮肤损伤)。
退热贴
:可贴于额头辅助降温。
记录发作信息
时间
:记录惊厥开始、结束时间及间隔。
表现
:观察抽搐部位(全身/局部)、意识状态、是否口吐白沫等。
视频记录
:若可能,用手机拍摄发作过程,供医生诊断参考。
避免刺激
保持安静
:减少声音、光线刺激,避免摇晃或大声呼叫患儿。
不强行按压
:禁止按压肢体制止抽搐,可能造成肌肉拉伤或骨折。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最热文章
碘剂使用注意事项:甲状腺疾病患者特殊要求
雾化吸入装置清洁:每日消毒与配件更换周期
老年痴呆预防:认知训练游戏与社交活动建议
烧烫伤后别乱涂!牢记“冲脱泡盖送”五字真言
止痛药选择指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适用场景对比
现代人压力管理,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的实用技巧
“120”来之前你能做什么?晕厥、抽搐家庭急救指南
持续心慌可能是焦虑症,情绪问题识别与自我调节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症状:晨僵持续时间与关节肿胀特征
儿童就医哭闹不止?儿科医生教你如何帮孩子“好好说话
推荐阅读
农药中毒急救:皮肤清洗与催吐禁忌
农药中毒急救中,皮肤清洗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20分钟,水温以常温为宜,避免热水或用力搓洗;催吐仅适用于口服中毒且意识清醒、无腐蚀性农药接触的患者,昏迷...
2025-10-27 17:25:12
急性腰扭伤处理:卧床姿势与热敷时机
一、卧床姿势选择:以减轻腰椎压力为核心 首选仰卧位 操作要点 :平躺于硬板床或中等硬度床垫,保持腰椎自然生理曲度。可在膝下垫10-15cm高的软枕,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微屈,...
2025-10-27 17:23:07
晕厥现场处理:平卧位、松解衣领与血糖检测
晕厥是由于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的意识丧失,现场及时、正确的处理对预防二次伤害和促进恢复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平卧位、松解衣领与血糖检测的详细指南: 一、平卧位:...
2025-10-27 17:21:52
鱼刺卡喉误区:吞饭团/喝醋的危害与正确处理
一、吞饭团的危害 鱼刺扎得更深 :吞饭团可能使鱼刺因食物挤压而深入咽喉或食道,增加取出难度。例如,细小但坚硬的鱼刺可能因饭团挤压刺破食管壁,引发感染或出血。 引发...
2025-10-27 17:21:01
触电急救步骤:断电、心肺复苏与AED使用
一、断电操作 确保施救者安全 :在切断电源前,需确认自身处于安全环境,避免直接接触带电体或触电者身体裸露部位,防止二次触电。 切断电源方法 : 关闭电源开关 :若触电...
2025-10-27 17: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