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是由于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的意识丧失,现场及时、正确的处理对预防二次伤害和促进恢复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平卧位、松解衣领与血糖检测的详细指南:
一、平卧位:恢复脑部供血的关键
-
操作目的
平卧位可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增加脑部血流量,缓解因脑缺血导致的意识丧失。
-
具体操作
- 迅速安置:发现患者晕厥后,立即协助其平躺于地面或平坦、安全的表面(如床、沙发),避免头部过低或过高。
- 头部位置:若患者无呕吐风险,可将头部稍微垫高(15-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若有呕吐倾向,需保持头部侧转,防止误吸。
- 下肢抬高:若条件允许,可将患者下肢抬高(如垫枕头),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进一步改善脑供血。
-
注意事项
- 避免强行移动患者头部或颈部,尤其是怀疑颈椎损伤时。
- 若患者处于拥挤或危险环境(如马路中央),需先将其移至安全地带再安置平卧位。
二、松解衣领:保障呼吸通畅
-
操作目的
晕厥时,患者可能因意识丧失导致呼吸道受压(如衣领过紧、领带缠绕),松解衣领可防止窒息风险。
-
具体操作
- 检查衣领:迅速观察患者衣领是否过紧、领带是否缠绕颈部,或穿着高领毛衣等可能压迫气道的衣物。
- 松解动作:用双手轻轻拉开衣领,解开领带、围巾或第一颗纽扣,确保颈部皮肤充分暴露,气道无压迫。
- 避免过度:松解时动作需轻柔,避免拉扯导致皮肤损伤或刺激患者。
-
注意事项
- 若患者佩戴项链等饰品,无需强行摘除,除非明确卡压气道。
- 松解后需持续观察患者呼吸情况,确保胸廓起伏正常。
三、血糖检测:排查低血糖性晕厥
-
操作目的
低血糖是晕厥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长时间未进食者),检测血糖可快速明确病因,指导后续处理。
-
具体操作
- 准备工具:若现场有便携式血糖仪,立即取用;若无,需尽快联系医疗救助。
- 采血检测:
- 用酒精棉片消毒患者指尖(通常为无名指)。
- 使用采血笔刺破指尖,挤出少量血液。
- 将血糖试纸插入血糖仪,吸取血液后读取数值。
- 结果解读:
- 低血糖:血糖≤3.9mmol/L(70mg/dL)需立即处理。
- 正常范围: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 高血糖:若血糖显著升高(如>11.1mmol/L),需警惕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但高血糖通常不直接导致晕厥,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
低血糖处理
- 意识清醒者:给予15-20g快速升糖食物(如半杯果汁、1汤匙蜂蜜、3-4块方糖)。
- 意识不清者:切勿强行喂食,防止误吸;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准备静脉注射葡萄糖(由医护人员操作)。
- 复测血糖:15分钟后复测血糖,若仍<3.9mmol/L,重复给予升糖食物。
四、后续处理与就医建议
- 观察恢复情况
- 晕厥后多数患者会在数秒至数分钟内恢复意识。恢复后需询问其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并观察是否有面色苍白、出汗等表现。
- 若患者恢复后仍感虚弱,需保持平卧位休息,避免立即站立。
- 及时就医
- 首次晕厥:无论持续时间,均需就诊,完善心电图、头颅CT、血常规等检查,排查心源性(如心律失常)、脑源性(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代谢性病因。
- 反复晕厥:若患者有晕厥病史,需携带发作记录(时间、诱因、症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 紧急情况:晕厥后意识未恢复、伴有抽搐、胸痛、呼吸困难或受伤,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长期管理
- 预防低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规律监测血糖,按时进食,避免过度运动或漏服降糖药。
- 避免诱因:长时间站立、高温环境、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晕厥,需尽量避免。
- 定期复诊: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需定期评估病情,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