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后别乱涂!牢记“冲脱泡盖送”五字真言

2025-09-29 12:03:16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疤痕增生甚至残疾。正确掌握“冲脱泡盖送”五字急救法,能最大限度减轻损伤、促进愈合。以下是详细操作指南:

一、“冲”——立即冷却降温,阻断热力继续损伤

核心目标:通过流动冷水冲洗,快速降低伤口温度,减少热力对深层组织的伤害。

1. 操作要点

  • 时间:持续冲洗15-30分钟(或至疼痛明显减轻)。
  • 水温:15-20℃流动自来水,避免用冰水(可能冻伤皮肤)或热水(加重损伤)。
  • 范围:覆盖整个烫伤区域,包括周围未受伤皮肤(防止热力扩散)。
  • 特殊情况
    • 面部烫伤:用毛巾蘸冷水敷脸,避免水流入眼睛或口鼻。
    • 化学烧伤(如酸、碱):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并尽快就医。

2. 常见误区

  • 错误:用冰块直接敷伤口。
    后果:低温导致血管收缩,可能加重组织缺血坏死。
  • 错误:冲洗时间不足5分钟。
    后果:热力未完全散去,深层组织继续受损。

二、“脱”——小心去除衣物,避免二次损伤

核心目标:移除粘连在伤口上的衣物,防止脱衣时撕扯皮肤,但需根据烫伤程度灵活处理。

1. 操作步骤

  • 轻度烫伤(表皮发红,无水泡)
    • 可直接脱去衣物,或用剪刀剪开衣袖、裤腿。
  • 中度烫伤(有水泡或皮肤破损)
    • 保留粘连部分,用剪刀剪开周围衣物,避免拉扯。
    • 若衣物已嵌入伤口,不可强行脱下,应保留并尽快就医。
  • 化学烧伤: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并用清水冲洗残留化学物质。

2. 注意事项

  • 工具选择:使用钝头剪刀,避免尖锐器械划伤皮肤。
  • 儿童处理:若儿童衣物与伤口粘连,需先安抚情绪,再用温水浸湿衣物后缓慢剥离。

三、“泡”——冷水浸泡缓解疼痛,进一步降温

核心目标:通过长时间浸泡,持续降低伤口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

1. 操作要点

  • 时间:浸泡10-20分钟(或至疼痛缓解)。
  • 容器选择:使用干净的脸盆或水桶,避免用浴缸(可能污染伤口)。
  • 水温:与冲洗水温一致(15-20℃),不可用冰水。
  • 特殊情况
    • 手指或脚趾烫伤:可用小容器单独浸泡。
    • 大面积烫伤:若浸泡不便,可改用冷毛巾湿敷。

2. 常见误区

  • 错误:浸泡时间超过30分钟。
    后果:可能导致体温过低,尤其对儿童或老人不利。
  • 错误:用酱油、牙膏等涂抹后浸泡。
    后果:阻碍热量散发,加重损伤。

四、“盖”——清洁敷料覆盖,保护伤口并预防感染

核心目标:用无菌或干净敷料覆盖伤口,避免细菌侵入,同时减少摩擦和污染。

1. 操作步骤

  • 敷料选择
    • 优先使用无菌纱布、医用敷贴或干净保鲜膜。
    • 若无专业材料,可用清洁毛巾、床单代替(需确保无灰尘或污渍)。
  • 覆盖方法
    • 轻轻覆盖伤口,避免按压或摩擦。
    • 若水泡破裂,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碘伏消毒后覆盖。
  • 特殊情况
    • 面部烫伤:用无菌纱布折叠成口罩状覆盖。
    • 会阴部烫伤:用干净卫生纸或纱布隔开,避免尿液污染。

2. 注意事项

  • 禁忌
    • 不可用棉絮、卫生纸等易掉屑材料覆盖(可能残留伤口)。
    • 不可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可能引发感染或影响医生判断)。
  • 儿童处理:若儿童抗拒覆盖,可用宽松衣物固定敷料,避免抓挠。

五、“送”——及时就医,评估伤情并规范治疗

核心目标:根据烫伤程度,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如清创、植皮或抗感染治疗)。

1. 就医指征

  • 必须就医的情况
    • Ⅱ度及以上烫伤(水泡直径>1cm、皮肤破溃或发白)。
    • 烫伤面积>5%(成人手掌大小约为1%)。
    • 特殊部位烫伤(面部、手部、会阴部、关节处)。
    • 合并其他损伤(如骨折、吸入性损伤)。
  • 可居家观察的情况
    • Ⅰ度烫伤(仅表皮发红,无水泡,疼痛轻微)。
    • 烫伤面积<1%且无特殊部位损伤。

2. 就医前准备

  • 携带物品
    • 烫伤部位照片(便于医生评估)。
    • 过敏史、用药史记录(尤其抗生素过敏者)。
  • 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挑破水泡或涂抹药物(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沾水或触碰污物。

六、特殊类型烫伤处理

  1. 电灼伤
    • 立即断电:用干燥木棍、塑料制品等非导电物体移开电源。
    • 检查呼吸:若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 覆盖伤口: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感染。
    • 紧急就医:电灼伤可能引发内脏损伤,需全面检查。
  2. 吸入性损伤(如火灾烟雾)
    • 脱离火源: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处。
    • 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取半卧位。
    • 紧急就医:吸入性损伤可能引发肺水肿,需高压氧治疗。

七、关键注意事项

  1. 儿童烫伤预防
    • 将热水瓶、热汤锅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
    • 洗澡时先放冷水再调热水,避免水温过高。
  2. 老年人烫伤预防
    • 使用防烫伤水龙头或温度调节器。
    • 避免长时间接触暖宝宝、热水袋等取暖设备。
  3. 心理支持
    • 烫伤后患者可能焦虑或抑郁,需给予情感支持。
    • 儿童烫伤后需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缓解恐惧。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宠物咬伤/抓伤后,肥皂水冲洗是关键急救步骤,结合规范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狂犬病风险 。具体处理流程及原理如下: 一、肥皂水冲洗:灭活病毒的核心操作 作用原理 狂犬病毒...
2025-09-29 12:04:43
一、通用止血方法(适用于多数部位) 直接压迫止血法 操作 :用干净纱布、毛巾或无菌敷料直接按压出血部位,持续压迫5-10分钟(中途不可松开查看)。 适用场景 :皮肤表浅...
2025-09-29 12:01:56
意外跌倒、车祸伤等突发创伤事件中,二次伤害(如搬运不当导致的脊柱损伤加重、未及时止血引发的失血性休克等)往往比原始伤害更致命。掌握保命三原则 不随意移动、优先止...
2025-09-29 12:00:32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发的急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热射病甚至死亡。掌握移、降、补、送四字急救诀,能快速控制病情,为患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以下是具体...
2025-09-29 11:59:25
在120急救人员到达之前,针对晕厥和抽搐的家庭急救需分情况处理,核心目标是保障患者安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并避免二次伤害。以下是具体急救指南: 一、晕厥急救措施 保...
2025-09-29 11: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