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式脂肪酸的定义与分类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根据来源可分为两类:
- 天然反式脂肪酸:存在于反刍动物(如牛、羊)的脂肪中,牛奶中约占脂肪酸总量的4%-9%,人乳中约占2%-6%。正常膳食摄入量下,天然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无害。
- 人工反式脂肪酸:主要通过植物油的部分氢化工艺产生,用于改善食品口感和延长保质期。此外,植物油在精炼脱臭工艺中高温加热也会产生少量反式脂肪酸。
二、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多方面危害:
- 心血管疾病: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提高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总能量摄入的1%)每年导致全球超过50万人死于冠心病。
- 影响发育: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可能影响胎儿及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加脂肪酸缺乏症风险。
- 降低记忆力:青壮年时期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老年后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比例可能增加。
- 促进肥胖:反式脂肪酸不易被人体吸收,容易在腹部堆积,增加肥胖风险,且后期减肥困难。
- 其他健康问题:可能与糖尿病、炎症、胰岛素抵抗等慢性疾病有关联。
三、需警惕的高反式脂肪酸食物
以下食物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需特别注意:
- 油炸食品:如薯条、炸鸡、油条、麻花、炸猪排、炸鱼等。油炸过程中植物油经高温处理,易产生反式脂肪酸。
- 糕点类:包括蛋糕、甜食、酥皮糕点、蛋挞、馅饼、烧饼、松饼、各种派、千层酥、牛角包、泡芙、蛋黄酥、凤梨酥等。这些食品常使用氢化植物油或起酥油。
- 糖果类:如代可可脂巧克力、麦丽素、奶糖等,可能含有氢化植物油成分。
- 快餐类:汉堡、披萨、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食品,常使用部分氢化植物油。
- 部分氢化植物油制品:如人造奶油、植物黄油、麦淇淋(人造黄油)、起酥油、奶精(植脂末)、代可可脂等。
- 饮品:奶茶、三合一咖啡等,可能添加植脂末或奶精。
- 其他加工食品:方便面、小吃、速冻食品、膨化食品、巧克力、糖果、速溶咖啡、咖啡伴侣、冷冻饮品、禽肉制品、固体饮料、月饼、酱类等。
四、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的建议
- 选择健康油脂:优先使用未氢化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亚麻籽油等。避免使用反复煎炸的油。
- 减少加工食品摄入:尽量少吃油炸食品、糕点、快餐等加工食品,选择新鲜、天然的食物。
- 阅读食品标签: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配料表,避免含有“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精炼植物油”等成分的食品。若食品标签上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需确认是否真的不含反式脂肪酸(根据我国标准,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可标注为0)。
- 控制烹饪用油:每日植物油摄入量控制在25-30克(约2-3汤匙),避免油温过高或反复煎炸。
- 增加天然食品比例: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瘦肉、低脂乳制品等天然食品,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五、权威机构指南与建议
- 世界卫生组织(WHO):
- 建议成年人和儿童将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减少到总能量摄入的1%以下,即每天不超过2.2克(以2000千卡/天计算)。
- 提倡用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来源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或含有天然膳食纤维的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替代反式脂肪酸。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 要求自2006年1月起,对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进行强制标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用油不超过25克,总脂肪摄入量低于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
- 提倡“远离反式脂肪酸,尽可能少吃富含氢化油脂的食物”。
[责编: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