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脑卒中的早期识别与紧急应对

2025-09-12 15:35:33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脑卒中:高致残致死率的“脑血管危机”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因脑血管堵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损伤的急性疾病,分为缺血性(脑梗死,占85%)和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两大类。其核心危害在于脑细胞缺氧坏死,每延迟1分钟治疗,约190万脑细胞死亡,可能引发偏瘫、失语、昏迷甚至死亡。关键原则:时间就是大脑,早期识别与干预是降低致残率、死亡率的核心。

二、早期识别:牢记“FAST”法则与常见症状

1. 通用识别口诀:FAST法则

  • F(Face,面部):观察患者是否口角歪斜、一侧面部下垂(如微笑时不对称)。
  • A(Arm,手臂):让患者平举双手,是否一侧手臂无力下垂或无法抬起。
  • S(Speech,言语):与患者对话,是否出现吐字不清、词不达意或无法理解指令。
  • T(Time,时间):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记录发病时间(溶栓治疗黄金窗口为4.5小时内)。

2. 其他常见症状

  • 突发头晕/眩晕:感觉天旋地转或站立不稳,可能伴恶心、呕吐。
  • 视力障碍: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复视,甚至短暂失明(如眼前一黑)。
  • 肢体麻木/无力:一侧面部、手脚麻木,或持物坠落、行走拖步。
  • 头痛: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出血性脑卒中常见),或与平时不同的头痛性质。
  • 意识障碍:嗜睡、昏迷、抽搐,或性格突变(如烦躁、淡漠)。

警示:症状可能单独出现或组合发生,即使短暂缓解也需警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这是脑卒中的强烈预警信号,24小时内复发风险高达10%-15%。

三、紧急应对:分秒必争的5步急救法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 准确告知患者症状、发病时间、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当前位置。
  • 切勿自行驾车送医:急救车配备心电监护、溶栓药物及绿色通道,可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2. 保持患者体位与呼吸道通畅

  • 平卧位:让患者平躺,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松开衣领、腰带。
  • 清除异物:若患者佩戴假牙,需取出;口腔有分泌物或呕吐物时,用干净纱布擦拭。
  • 禁止喂食/喂药:避免误吸导致肺炎或药物副作用。

3. 避免二次损伤

  • 不移动患者:除非环境危险(如火灾),否则禁止摇晃、背驮或随意搬动,防止颈椎损伤或出血加重。
  • 禁用硬物支撑:如患者抽搐,勿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毛巾,避免骨折或肌肉拉伤。

4. 记录关键信息

  • 发病时间:精确到分钟(如“10:25突然口角歪斜”),为溶栓/取栓治疗提供依据。
  • 症状演变:记录症状出现顺序及持续时间(如“先头晕,5分钟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

5. 配合急救人员

  • 提前准备患者身份证、医保卡、既往病历及常用药物(如降压药、抗凝药)。
  • 如实告知急救人员患者近期健康状况(如手术史、过敏史)。

四、治疗与康复:分型施策,科学管理

1. 急性期治疗

  • 缺血性脑卒中
    • 静脉溶栓:发病4.5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等药物溶解血栓。
    • 血管内治疗:大血管堵塞时,6-24小时内进行机械取栓。
  • 出血性脑卒中
    • 控制血压:使用尼卡地平、拉贝洛尔等药物降低颅内压。
    • 手术干预:动脉瘤破裂需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脑出血量大时需血肿清除术。

2. 康复期管理

  • 药物预防
    •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
    • 降压药(氨氯地平、缬沙坦)控制血压<130/80mmHg。
    • 他汀类(阿托伐他汀)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功能康复
    • 物理治疗:针灸、按摩、电刺激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 语言训练:通过发音练习、阅读理解重建语言能力。
    • 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五、预防:控制危险因素,筑牢健康防线

1. 高危因素管理

  • 高血压:每日食盐摄入<5克,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
  • 糖尿病: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
  • 房颤:抗凝治疗(如华法林、利伐沙班)预防心源性栓塞。

2. 健康生活方式

  • 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如全谷物、蔬菜、鱼类),减少饱和脂肪(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
  •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抗阻训练(如哑铃、弹力带)。
  • 戒烟限酒:吸烟者脑卒中风险增加2-4倍;男性每日酒精摄入<25克,女性<15克。

3. 定期筛查

  • 40岁以上:每年测血压、血糖、血脂,评估颈动脉斑块。
  • 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患者):每6个月进行头颅CT/MRI、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六、关键提醒:脑卒中可防可控,但需主动作为

  • 症状识别:FAST法则+常见症状清单需全家普及,尤其是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
  • 急救意识:拨打120后,保持冷静,避免盲目操作加重病情。
  • 长期管理:康复期患者需坚持服药、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其早期症状隐匿却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
2025-09-12 15:32:59
肾功能检查是评估肾脏滤过、排泄及内分泌功能的重要手段,其项目选择需结合临床需求,结果判断需综合多项指标及患者具体情况。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核心检查项目及选择依...
2025-09-12 15:31:31
在生化检查中,肝功能指标的解读需围绕肝脏的合成、代谢、解毒及胆汁排泄等核心功能展开,重点分析以下指标及其组合变化: 一、核心指标解读 转氨酶系列 谷丙转氨酶(ALT)...
2025-09-12 15:30:31
尿常规检查是评估肾脏功能、泌尿系统健康及代谢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尿液的物理、化学和显微镜性质,可辅助诊断感染、肾...
2025-09-12 15:28:52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基础检查之一,通过分析血液中各类细胞的数量、形态和比例,可辅助诊断感染、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多种疾...
2025-09-12 15: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