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患者饮食中,蛋白质摄入应遵循优质低蛋白原则,每日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限盐技巧包括使用限盐勺、避免高钠调味品、选择天然香料替代盐分,每日食盐量不超过3克。以下是对蛋白质摄入与限盐技巧的详细介绍:
蛋白质摄入
- 摄入量控制:慢性肾病患者需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每公斤体重0.6-0.8克。例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36-48克之间。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恶化;而摄入过少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机能。
- 优质蛋白选择:优先选择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这些蛋白质的生物价高,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且代谢产物较少,对肾脏负担较小。植物蛋白如豆制品应适当限制,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较多,代谢产物可能增加肾脏排泄负担。
- 蛋白质分配:蛋白质摄入应均匀分配至三餐,避免集中摄入。例如,早餐可摄入鸡蛋、牛奶,午餐和晚餐可摄入鱼肉、瘦肉等。
限盐技巧
- 使用限盐勺:定量盐勺能直观控制烹饪用盐量,建议选择每勺1克的标准限盐勺。烹饪时将全天盐量提前量出,分次使用,避免凭感觉添加。
- 避免高钠调味品:酱油、味精等含钠调味品也需计入总量。豆瓣酱、腐乳、蚝油等发酵调味品钠含量极高,建议用葱姜蒜、柠檬汁、香草等天然香料替代。购买低钠酱油时需核对成分表,部分产品仅降低氯化钠但添加谷氨酸钠等替代物。
- 调整烹饪方式:采用蒸、煮、炖等少盐烹调法,出锅前撒盐可减少用量。钾盐替代需医生指导,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蘑菇、海带等天然鲜味食材提鲜,或用少量花椒、芥末等刺激味觉减少盐依赖。
- 控制每日食盐量:慢性肾病患者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3克以内,对于有高血压、水肿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食盐量应更严格限制。例如,一个高度水肿的患者,每天的钠盐量应在0.5克以下,最好应忌盐。
- 注意隐藏钠来源:腌制食品、加工食品及高钠调味品如酱油、味精等均含较高钠盐,应尽量避免食用。购买包装食品时,需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