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120”是紧急情况下争取救援时间的关键步骤,但许多人在慌乱中可能无法清晰传达信息,导致救援效率降低。以下是科学、高效的拨打技巧,帮助您在关键时刻冷静应对:
一、拨打前的准备:快速稳定情绪
- 深呼吸冷静:
- 紧急情况下,先做3次深呼吸(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降低焦虑感,避免语无伦次。
- 确认关键信息:
- 提前准备或快速回忆以下内容:
- 患者情况:年龄、性别、主要症状(如胸痛、昏迷、大出血)。
- 具体地址:小区名称、楼号、单元、门牌号,或标志性建筑(如“XX商场后门红色轿车旁”)。
- 联系电话:确保手机畅通,避免占线或关机。
二、通话核心:5W1H原则清晰传达
用简洁语言回答调度员问题,遵循“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如何(How)”逻辑:
- 地点(Where):
- 优先说地址:如“XX市XX区XX路XX小区3号楼2单元501”。
- 补充标志物:若地址复杂,补充附近地标(如“靠近XX地铁站A出口”)。
- 农村地区:说明村庄名称、附近公路或河流名称。
- 患者情况(What & Who):
- 症状描述:
- 外伤:出血量(如“大腿动脉喷血”)、骨折部位。
- 疾病:胸痛(是否放射至手臂)、呼吸困难、意识状态(如“昏迷不醒”)。
- 特殊人群:孕妇、儿童、老人需强调。
- 人数:若多人受伤,说明数量及伤情分级(如“3人,1人昏迷,2人擦伤”)。
- 事件原因(Why):
- 交通事故、触电、中毒、跌落等,帮助急救人员准备对应设备。
- 已采取措施(How):
- 如“已止血”“心肺复苏中”“服用硝酸甘油”,避免重复操作。
- 时间(When):
三、关键技巧:提升沟通效率
- 保持通话畅通:
- 不要主动挂断电话,调度员可能需补充信息或指导急救措施。
- 若必须挂断,提前说明原因(如“我需要去开门”),并尽快回拨。
- 接受调度员指导:
- 若患者无呼吸心跳,调度员可能通过电话指导心肺复苏(CPR),务必认真跟随操作。
- 派人在路口接应:
- 安排清醒人员到显眼位置(如小区门口、路口)引导救护车,缩短到达时间。
- 准备相关物品:
- 提前准备好患者病历、医保卡、常用药品,以便急救人员快速了解病情。
四、特殊场景应对
- 语言障碍或听力障碍:
- 提前准备纸笔或使用手机打字展示地址和症状。
- 请求邻居或路人协助拨打120并沟通。
- 患者隐私保护:
- 若涉及敏感信息(如传染病、精神疾病),可在确保安全后简要说明,帮助急救人员做好防护。
- 救护车未到时的注意事项:
- 持续观察患者状态,若病情恶化(如呕吐、抽搐),及时回拨120更新信息。
- 避免随意移动患者(除非处于危险环境,如火灾现场)。
五、示例对话模板
您:“您好,这里是XX市XX区XX路XX小区5号楼1单元302,一名50岁男性突然昏迷,呼吸微弱,可能是心脏病发作。10分钟前他还在说话,现在我叫他没有反应。我已让他平躺并松开衣领。”
调度员:“明白,救护车已派出。请保持电话畅通,我现在教您如何检查呼吸……”
六、预防误区
- ❌ 夸大病情:如“快来吧,患者要死了!”(可能误导资源分配)。
- ❌ 隐瞒信息:如“只是摔了一跤”(实际可能骨折或内出血)。
- ❌ 反复催促:调度员已按优先级派车,频繁拨打可能占用紧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