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跌倒、车祸伤?牢记“保命三原则”与现场处理

2025-09-20 17:40:20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一、保命三原则

  1.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呼吸)
    • 核心意义:呼吸道阻塞是意外伤害中导致窒息死亡的首要原因。
    • 操作要点
      • 立即清除伤者口鼻内的异物(如呕吐物、血块、泥土等),可用手指或纱布包裹手指抠出。
      • 对昏迷伤者,采用“侧卧位”或“俯侧卧位”,防止舌头后坠或呕吐物反流堵塞气道。
      • 若伤者有胸壁浮动(如连枷胸),需用衣物、棉垫充填加压包扎,限制反常呼吸,避免通气障碍。
  2. 控制严重出血(保循环)
    • 核心意义:大出血可在数分钟内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 操作要点
      • 直接压迫止血:用干净纱布、衣物或毛巾直接按压伤口,持续10-15分钟。
      • 加压包扎:若出血未止,用弹性绷带在伤口上方(近心端)加压包扎,但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 止血带使用:仅限搏动性动脉出血或四肢大血管损伤时使用,需标记上带时间,每30分钟放松1-2分钟,防止肢体缺血坏死。
      • 特殊伤口处理:开放性颅脑或腹部损伤时,不可将脱出的脑组织或内脏塞回,可用干净碗覆盖后包扎。
  3. 固定骨折与脊柱(保结构)
    • 核心意义:骨折或脊柱损伤的错误搬动可能加重损伤,甚至导致瘫痪。
    • 操作要点
      • 骨折固定:用木板、硬纸板或树枝等硬质材料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移动断端。
      • 脊柱保护:怀疑颈椎或脊柱损伤时,不可随意拖拽或扭转伤者。需用硬质担架(如脊柱板)转运,并固定头、颈、胸、腰椎。
      • 离断肢体处理:若肢体离断,用干净布料包裹断肢,低温保存(勿直接接触冰块),与伤者一同送医。

二、现场处理流程

  1. 评估环境安全
    • 确保现场无二次伤害风险(如车辆漏油、火灾、坠落物等),必要时将伤者移至安全地带。
  2. 判断伤情与优先级
    • 危重伤:大出血、深度昏迷、严重休克、呼吸心跳骤停(优先处理)。
    • 重伤:骨折、内脏损伤、大面积烧伤(次优先处理)。
    • 轻伤:擦伤、皮下血肿(可暂缓处理)。
  3. 实施急救措施
    •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深度5-6厘米。
    • 呼吸障碍:清除异物后,若伤者无自主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2次吹气)。
    • 出血控制:按“保命三原则”处理。
    • 骨折固定:用夹板或绷带固定骨折部位,减少疼痛和二次损伤。
  4. 呼叫专业救援
    • 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清晰报告事故地点、伤者人数及伤情。
    • 若现场有危险(如火灾、爆炸),同时拨打119或110。
  5. 转运与后续处理
    • 转运工具:无脊柱损伤用软质担架,有脊柱损伤用硬质担架。
    • 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头后脚前;上坡时头前脚后。
    • 持续监测:转运途中密切观察伤者呼吸、脉搏及意识变化。

三、特殊场景注意事项

  1. 孕妇与儿童
    • 孕妇:避免按压腹部,优先处理出血和呼吸问题。
    • 儿童:需特别注意安抚情绪,避免因哭闹导致气道阻塞。
  2. 老年人
    • 老年人可能合并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需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 冬季保暖
    • 用毛毯或衣物覆盖伤者,防止低温导致休克加重。
  4. 避免错误操作
    • 不可随意拔出刺入体内的异物(如木桩、钢筋),需离断体外部分后送医处理。
    • 不可给伤者进食、饮水或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或影响后续治疗。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一、通用止血原则 优先处理致命性出血 :如动脉喷射性出血、伤口深大或持续渗血,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避免二次损伤 :止血过程中动作轻柔,防止因操作不当加重出血或损伤...
2025-09-20 17:41:31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因体温调节失衡引发的急性疾病,轻则头晕恶心,重则热射病(致死率超50%)。掌握 移、降、补、送四字急救法 ,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 一、移:迅速脱离高温...
2025-09-20 17:39:20
晕厥和抽搐是常见的急症,可能由低血糖、心律失常、癫痫、脑供血不足等多种原因引起。在等待急救人员(120)到达的黄金时间内,正确的家庭急救措施能显著降低风险,甚至挽...
2025-09-20 17:38:16
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是心梗(急性心肌梗死)或卒中(中风)的典型预警信号,这两种急症均需争分夺秒救治。掌握以下 四步急救法 ,关键时刻能救命! 第一步:快速识别症状,...
2025-09-20 17:37:20
一、心脏骤停:黄金时间4-6分钟 核心机制 : 心脏骤停后,全身血液循环停止,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 4分钟内 开始心肺复苏(CPR),患者存活率可达50%; 每延迟1分钟 ,成功...
2025-09-20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