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变“毒药”?警惕用药安全雷区,守护生命健康

2025-09-27 15:20:27      来源:百姓生活资讯

救命药变“毒药”的现象,主要源于用药不当,包括过量、滥用、不当搭配、未遵医嘱及忽视禁忌等,这些行为可能引发严重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以下为用药安全的关键雷区及守护生命健康的建议

一、用药不当的常见雷区

  1. 过量用药
    • 风险:药物剂量需严格遵循研究数据,过量可能导致药效减弱或副作用激增。例如,阿司匹林过量可能引发胃、肠出血,甚至与酒精同服时风险更高。
    • 案例:有人因听信“药量越大效果越好”,自行增加止痛药剂量,结果导致胃出血。
  2. 滥用药物
    • 风险:将药物当作“万能药”或因效果好而长期过量使用。例如,抗生素滥用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耐药菌滋生。
    • 案例:感冒时自行服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引发腹泻等不良反应。
  3. 不当药物搭配
    • 风险:不同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同时服用可能降低药效或增加毒性。例如,感冒药与退烧药若均含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可能导致急性肝损伤。
    • 案例: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结果因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住院治疗。
  4. 未遵医嘱用药
    • 风险:擅自修改医生制定的剂量、时间或品种,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例如,高血压患者未按时服药,可能导致血压骤升引发脑出血。
    • 案例:患者自行减少降压药剂量,结果因血压控制不佳突发心梗。
  5. 忽视禁忌与慎用提示
    • 风险:未关注药品说明书中的“禁用”“忌用”“慎用”提示。例如,青霉素过敏者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 案例:孕妇服用禁用药物,导致胎儿畸形。

二、守护生命健康的用药原则

  1. 严格遵医嘱用药
    • 做法:按时、按量服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对用药有疑问时,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 案例:糖尿病患者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血糖控制稳定。
  2.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 做法: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及禁忌症。重点关注用法用量、特殊服用要求(如空腹/饭后)及不良反应。
    • 案例:服用阿司匹林前阅读说明书,发现需饭后服用以减少胃刺激,避免胃出血风险。
  3. 避免药物滥用与混用
    • 做法:不自行购买处方药,不将药物当作“万能药”。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告知医生或药师,避免相互作用。
    • 案例:感冒时仅选择一种感冒药,避免重复用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
  4. 正确储存药物
    • 做法:按说明书要求储存药物,如冷藏(2-10℃)、阴凉处(不超过20℃)等。定期检查家庭药箱,清理过期药品。
    • 案例:胰岛素未冷藏保存导致失效,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5. 关注特殊人群用药
    • 做法: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格外谨慎。儿童按体重或年龄计算剂量,孕妇避免使用禁用药物,老年人用药剂量通常需减少。
    • 案例:老年人服用成人剂量药物后出现头晕、乏力,调整剂量后症状缓解。

三、紧急情况处理

  1. 误服药物
    • 做法:立即催吐(如刺激咽部),并携带药物包装及呕吐物就医。若误服强酸强碱性液体,不可催吐,应立即服用牛奶、豆浆等保护胃黏膜。
    • 案例:儿童误服降压药,家长催吐后送医,经洗胃治疗脱离危险。
  2. 药物不良反应
    • 做法:用药后出现皮疹、恶心、头晕等不适症状,立即停药并就医。记录用药史,帮助医生判断过敏或不良反应原因。
    • 案例:患者服用抗生素后出现皮疹,停药并就医后确诊为药物过敏,调整治疗方案后康复。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一、防蚊核心措施:阻断登革热传播链 清除蚊虫孳生地 家庭环境 :每周清理花盆托盘、废弃轮胎、水桶等积水容器,确保无残留死水;水生植物每3-5天换水,避免蚊卵孵化。 公...
2025-09-27 15:19:04
一、手足口病高发期与传播特点 手足口病高发期集中在 5-8月 (夏季至初秋),与肠道病毒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的活跃性密切相关。病毒通过 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儿童因免...
2025-09-27 14:26:04
一、隐蔽信号识别 情绪波动伪装 表现 :表面易怒、暴躁,实则内心压抑。例如,因小事激烈争吵或破坏物品,与典型抑郁的沉默低落形成对比。 家长注意 :需区分青春期叛逆与...
2025-09-27 14:24:55
持续心慌可能是焦虑症的表现之一,但也可能是生理疾病或其他心理问题的信号。以下从焦虑症引发心慌的机制、识别方法及应对策略三方面展开分析,帮助您科学应对情绪问题。 ...
2025-09-27 14:23:49
一、百日咳的识别 典型症状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连续多次短促咳嗽后伴随一次深长吸气,咳嗽发作时患者常无法自主控制,夜间更为频繁,可能影响睡眠。 鸡鸣样回声 :在阵发...
2025-09-27 14: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