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变“毒药”的现象,主要源于用药不当,包括过量、滥用、不当搭配、未遵医嘱及忽视禁忌等,这些行为可能引发严重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以下为用药安全的关键雷区及守护生命健康的建议:
一、用药不当的常见雷区
- 过量用药
- 风险:药物剂量需严格遵循研究数据,过量可能导致药效减弱或副作用激增。例如,阿司匹林过量可能引发胃、肠出血,甚至与酒精同服时风险更高。
- 案例:有人因听信“药量越大效果越好”,自行增加止痛药剂量,结果导致胃出血。
- 滥用药物
- 风险:将药物当作“万能药”或因效果好而长期过量使用。例如,抗生素滥用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耐药菌滋生。
- 案例:感冒时自行服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引发腹泻等不良反应。
- 不当药物搭配
- 风险:不同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同时服用可能降低药效或增加毒性。例如,感冒药与退烧药若均含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可能导致急性肝损伤。
- 案例: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结果因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住院治疗。
- 未遵医嘱用药
- 风险:擅自修改医生制定的剂量、时间或品种,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例如,高血压患者未按时服药,可能导致血压骤升引发脑出血。
- 案例:患者自行减少降压药剂量,结果因血压控制不佳突发心梗。
- 忽视禁忌与慎用提示
- 风险:未关注药品说明书中的“禁用”“忌用”“慎用”提示。例如,青霉素过敏者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 案例:孕妇服用禁用药物,导致胎儿畸形。
二、守护生命健康的用药原则
- 严格遵医嘱用药
- 做法:按时、按量服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对用药有疑问时,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 案例:糖尿病患者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血糖控制稳定。
-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 做法: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及禁忌症。重点关注用法用量、特殊服用要求(如空腹/饭后)及不良反应。
- 案例:服用阿司匹林前阅读说明书,发现需饭后服用以减少胃刺激,避免胃出血风险。
- 避免药物滥用与混用
- 做法:不自行购买处方药,不将药物当作“万能药”。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告知医生或药师,避免相互作用。
- 案例:感冒时仅选择一种感冒药,避免重复用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
- 正确储存药物
- 做法:按说明书要求储存药物,如冷藏(2-10℃)、阴凉处(不超过20℃)等。定期检查家庭药箱,清理过期药品。
- 案例:胰岛素未冷藏保存导致失效,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 关注特殊人群用药
- 做法: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格外谨慎。儿童按体重或年龄计算剂量,孕妇避免使用禁用药物,老年人用药剂量通常需减少。
- 案例:老年人服用成人剂量药物后出现头晕、乏力,调整剂量后症状缓解。
三、紧急情况处理
- 误服药物
- 做法:立即催吐(如刺激咽部),并携带药物包装及呕吐物就医。若误服强酸强碱性液体,不可催吐,应立即服用牛奶、豆浆等保护胃黏膜。
- 案例:儿童误服降压药,家长催吐后送医,经洗胃治疗脱离危险。
- 药物不良反应
- 做法:用药后出现皮疹、恶心、头晕等不适症状,立即停药并就医。记录用药史,帮助医生判断过敏或不良反应原因。
- 案例:患者服用抗生素后出现皮疹,停药并就医后确诊为药物过敏,调整治疗方案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