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时,正确的止血技巧和合适的鼻腔填塞材料选择至关重要,以下从身体前倾的正确操作和鼻腔填塞材料的选择建议两方面进行说明:
一、身体前倾的正确操作
- 姿势调整:
- 身体前倾:当鼻出血发生时,应迅速坐下或站立,身体微微前倾,头部略低。
- 避免后仰:切勿仰头,因为后仰会使血液流入咽喉部,可能引发呛咳甚至窒息,尤其是儿童更需注意。
- 按压鼻翼:
- 手法: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两侧鼻翼,向鼻中隔方向施加压力,持续按压5-10分钟。
- 力度:按压时需用一定力量,确保出血部位受到压迫,达到止血目的。
- 呼吸:按压期间保持张口呼吸,若松开手后仍有出血,需继续按压。
- 冷敷辅助:
- 方法: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额头或鼻部,每次冷敷15-20分钟,可重复进行。
- 效果:冷敷能降低局部温度,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与按压鼻翼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二、鼻腔填塞材料的选择建议
- 常用填塞材料:
- 可吸收材料:
- 明胶海绵:适用于鼻腔前段少量出血,易被吸收,对黏膜损伤小。
- 纤维蛋白棉:具有止血和促进愈合的作用,适合轻微渗血。
- 不可吸收材料:
- 凡士林纱布:吸水性强,能形成湿润环境,有助于止血,但需注意填塞时间,避免黏膜缺水。
- 碘仿纱条:具有抗菌作用,适合出血量较大或感染风险较高的情况。
- 膨胀海绵:遇血后膨胀,能紧密填塞鼻腔,止血效果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特殊填塞材料:
- 麻黄油:含有麻黄成分,具有收敛作用,可减少鼻腔出血量,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中毒反应。
- 止血气囊或水囊:通过充气或充水压迫止血,适用于鼻腔后部出血,可代替后鼻孔填塞术,减少患者痛苦。
- 填塞方法与注意事项:
- 前鼻孔填塞:适用于鼻腔前部出血,将填塞材料呈叠瓦状填入鼻腔,直至紧密压迫止血。
- 后鼻孔填塞:适用于鼻腔后部出血,需从口腔拉入后鼻孔纱球,再进行前鼻孔填塞,固定纱球。
- 填塞深度:填塞时需注意深度,避免过深损伤鼻黏膜或引起疼痛,同时保留一端在鼻腔外,便于取出。
- 填塞时间:一般填塞物宜在24-48小时后取出,避免发生感染,血液病患者可适当延长至72小时。
- 就医指征:
- 持续出血:若填塞后仍有出血,或出血量大、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医。
- 特殊症状:伴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时,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专业处理:医生可能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血管结扎法等更专业的止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