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急性发作时,急救药物使用与体位管理是缓解症状、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措施,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下从急救药物使用和体位管理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急救药物使用
-
速效支气管扩张剂:
- 药物选择:首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或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这类药物能快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 使用方法:立即吸入药物,使用前需摇匀药物,吸入后屏气数秒以增强药效。给药后观察15分钟,若症状未缓解可重复给药一次,但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8喷(具体用药频次需遵医嘱)。
- 注意事项:药物可能引起心悸、手抖等副作用,通常短暂可耐受。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告知医生。
-
糖皮质激素:
- 使用时机:对于重度哮喘发作或速效支气管扩张剂效果不佳者,需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
- 使用方法: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以快速控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
其他药物:
- 抗生素:若急性哮喘发作与感染因素有关,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
- 氨茶碱注射液:在严重发作时,可能需使用氨茶碱注射液缓解支气管痉挛。
体位管理
-
坐位或半卧位:
- 体位选择: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身体略向前倾,用手肘支撑膝盖。此体位有助于膈肌下降,增加肺通气量,减轻呼吸肌疲劳。
- 避免体位:避免平卧位导致腹腔脏器压迫胸腔,加重呼吸困难。同时,避免过度后仰或弯腰动作,可能加重气道阻塞。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清除分泌物:立即解开患者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 避免误吸:发作期间禁止进食饮水,以防误吸。同时,移除周围香水、消毒剂等刺激性气味源,防止气道受到刺激。
急救处理流程
- 保持冷静: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及周围人员需保持冷静,避免情绪紧张加重气道痉挛。
- 迅速移除过敏原:若哮喘发作由过敏原刺激引起,需迅速移除周围可能存在的过敏原或刺激物,如烟雾、粉尘、花粉等。
- 使用急救药物:立即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缓解症状,若症状未缓解可重复给药。同时,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药物。
- 调整体位: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 吸氧治疗:对于出现低氧血症者,需立即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4升/分钟,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 密切观察病情:持续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意识状态。若出现口唇发绀、说话困难、嗜睡等危重表现,或初始处理30分钟后症状无改善,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送往医院急诊。
预防与日常管理
- 避免诱发因素:哮喘患者日常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冷空气刺激、情绪波动等可能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
- 规范使用控制药物:坚持使用控制类药物,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以预防哮喘发作。避免擅自减药或停药。
- 定期复查肺功能: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 增强心肺功能:适当进行游泳、太极等温和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在寒冷干燥环境下剧烈运动。
- 携带急救药物:哮喘患者日常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定期检查药物有效期。同时,家庭成员需掌握吸入装置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