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原理:气流冲击解除梗阻
海姆立克急救法通过快速冲击腹部或胸部,使膈肌上升,肺部残留气体形成高速气流,冲出异物。黄金4分钟内实施最有效,大脑缺氧超过10分钟将造成不可逆损伤。
二、识别气道异物梗阻
1. 部分阻塞症状
- 呛咳、喘息,吸气时高调噪音。
- 患者用手紧握喉部(“V”字手势)。
2. 完全阻塞症状
三、分人群操作指南
1. 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清醒状态)
- 站位: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脚成弓步,前脚置于患者两腿间,身体前倾,双臂环绕患者腰部。
- 手法:一手握拳,将拇指侧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肚脐上2cm左右位置);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
- 用力:快速有力向内上方冲击腹部,持续至异物排出或患者失去意识。
- 意识丧失处理:若患者失去意识,应立即将其仰卧位在坚实的平面上,施救者跨跪在患者大腿外侧,双手交替,下方手掌根置于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垂直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患者腹部,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同时旁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2. 婴儿(1岁以下)
- 阶段① 拍背法:前臂托住婴儿,面部朝下,头低脚高,用掌根快速拍击肩胛骨之间5次(力度为让头部轻微晃动)。
- 阶段② 压胸法:翻转婴儿仰卧,两指按压胸骨下半段(深度4cm),5次按压后检查口腔,循环操作直至哭出声。
3. 孕妇及肥胖者
- 站位: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从腋下环抱胸部,避免压迫隆起的腹部。
- 冲击位置:一手握拳,拳眼置于胸骨下半段(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手包住拳头固定。
- 发力方向:用力快速向正后方冲击(非向上),连续5次为一组,检查口腔直至异物排出。
- 孕晚期调整:可让孕妇背靠墙壁站立施救。
四、自救方法(无人协助时)
- 操作:立即寻找椅背、桌角等坚硬物体,将上腹部抵住边缘,用力快速向上顶压,同时拨打120呼救(开免提保持通话)。
五、急救后必做事项
- 即使异物排出,也需就医排查气管损伤。
- 检查口腔是否有残留碎片。
- 记录急救过程供医生参考。
六、注意事项与禁忌
- 避免错误操作:
- 勿拍背:可能导致异物滑向气道深处。
- 勿用手指掏:非专业人员易将异物推得更深。
- 勿用于非梗阻窒息:如哮喘、溺水等不适用。
- 施救力度:成人手法力度较大,儿童力度要适中,避免造成伤害。
- 并发症风险:可能引发肋骨骨折、腹部或胸部内脏破裂或撕裂等,需准确掌握操作方法和力度。
七、预防措施
- 饮食习惯:
- 就餐时集中注意力,细嚼慢咽。
- 老人儿童食物切成5mm小块,3岁以下儿童进食需全程看护。
- 避免高危食物:整颗坚果、果冻、汤圆、麻薯、带核水果(龙眼、枣子、樱桃)、多纤维蔬菜(芹菜、豆芽)等。
- 环境安全:吃饭时保持坐姿,禁止奔跑说笑。
[责编:金华]